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编辑|郑琳
10月29日,键邦股份(603285.SH)发布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同比下降9.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629.52万元,同比下滑23.17%。这一业绩延续了自2021年以来营收与净利润持续下滑的趋势。截至11月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5.67元/股。
<作为高分子材料环保助剂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键邦股份的核心产品赛克和钛酸酯在2021年分别实现3.84亿元和2.21亿元的销售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9%和41%,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期间,键邦股份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递减态势,具体数据为10.44亿元、7.54亿元、6.74亿元和6.73亿元,业务规模累计收缩35.54%。同期,公司招股书列示的同业可比企业——呈和科技(688625.SH)、风光股份(301100.SZ)、佳先股份(920489.BJ)和常青科技(603125.SH)的营收均实现19%以上的增长。
面对下游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键邦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表示将调整销售策略,通过促进销量增长来巩固市场份额。实际销售数据显示,自2023年起,赛克和钛酸酯产品持续降价促销,今年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实现增长,其中赛克销量增长2.43%,钛酸酯销量增长15.74%。
尽管核心产品销量有所回升,但大幅降价策略导致整体产品收益承压。受此影响,键邦股份放缓了募投项目的建设进度。2025年7月29日,公司公告称,原计划投资的“年产7000吨烷(DBM)智能制造技改及扩产项目”因搁置时间超过一年,经重新论证可行性及预计收益后,决定暂缓实施该项目。
针对业绩持续下滑、核心产品销售进展及募投项目最新动态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于10月14日和11月4日通过邮件及电话方式联系键邦股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2024年7月,键邦股份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
招股书显示,公司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环保助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赛克、钛酸酯、DBM/SBM和乙酰丙酮盐等,其中赛克和钛酸酯为核心产品。数据显示,2021年核心产品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70%以上。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助剂专业委员会的数据,键邦股份在环保助剂细分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
然而,自2021年起,公司经营业绩呈现逆行业趋势的持续下滑。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下滑幅度分别达35.54%和55.86%。同期,同业可比公司的营收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呈和科技增长53.08%,风光股份增长33.16%,佳先股份增长19.94%,常青科技增长42.40%。
招股书分析指出,2022年收入下滑主要受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和通胀压力影响,导致国内外经济下行,下游PVC塑料和涂料市场需求减弱。2023年,受国际形势和通胀因素持续影响,公司外销收入进一步下滑,同时核心产品赛克价格下降、钛酸酯销量和价格双降,导致内销收入小幅下跌。
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键邦股份外销收入累计下滑49.83%,内销收入累计下滑27.19%,内外销收入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过去三年,尽管采取降价策略,键邦股份核心产品的销量规模仍出现下滑。经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赛克销售均价累计下跌20.07%,销量累计下滑29.01%;钛酸酯销售均价累计下跌15.39%,销量累计下滑25.05%。
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面对俄乌冲突持续、欧洲经济低迷、国内市场后劲不足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公司通过调整销售策略实现了产销动态平衡。
今年前三季度,键邦股份核心产品降价幅度超过20%,但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具体数据显示,赛克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0.42%,销量增长2.43%;钛酸酯销售均价同比下降30.47%,销量增长15.74%。
尽管销量有所回升,但大幅降价可能影响产品整体收益。基于此,公司放缓了募投项目的建设进度。2025年7月30日,键邦股份公告称,因募集资金到账后项目搁置时间超过一年,经重新论证后决定暂缓“年产7000吨二苯甲酰甲烷(DBM)智能制造技改及扩产项目”的实施。
公司表示,现有DBM产线暂能满足产能需求,目前并非投资该项目的最佳时机。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