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欧盟G7联手施压:中国稀土新规引发国际博弈

时间:2025-10-15 10:11:10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中国10月9日正式实施稀土出口新规后,国际社会反应强烈。美国率先表态反对,欧盟随即联合七国集团(G7)展开施压行动,这场围绕关键战略资源的博弈正引发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据政客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14日报道,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丹麦霍森斯举行的贸易部长会议前宣称,欧盟将在G7框架下对中国新规采取"强有力回应"。他刻意将稀土出口管制定性为"核心关切议题",指责中国去年对石墨、锗、镓等材料实施管制时"仅处理半数申请",并称此次新规"大幅扩大管制范围"。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图源:欧盟官网视频截图)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试图用关税手段施压,结果导致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暴跌。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操作,迫使美方迅速调整策略,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人不得不改口称100%关税"不一定实施"。

尽管美国态度软化,谢夫乔维奇仍强硬表示欧盟不排除效仿美方措施。他透露已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磋商,计划尽快召开G7视频会议。这位欧盟官员强调,当前首要任务是"维护欧盟整体利益",将先收集成员国意见再制定应对方案。

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代表,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在记者会上直言"需要展现全球最大贸易集团的实力"。他虽未直接呼吁关税战,但明确表示欧盟应与美国探讨联合施压方案,声称"团结一致才能迫使中国改变做法"。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右)在记者会上(图源:彭博社)

这场博弈背后,是欧美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据欧洲央行9月底报告,中国供应了欧元区70%的稀土进口,而欧元区从第三国采购的含稀土次级产品,其上游供应商同样依赖中国原材料。报告特别指出,微软、苹果、英特尔等美国科技巨头作为中间商,其生产所需稀土最终仍来自中国。

波兰经济部副部长米哈乌·巴拉诺夫斯基对此表示"极度担忧",称这是"稀土依赖被武器化的最坏情况"。他承认欧盟短期内难以摆脱这种脆弱局面,但强调"必须认真对待中国措施"。

根据中国商务部新规,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及技术均需获得中方批准方可出口。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这直接打击了美国汽车供应链,迫使特朗普政府重返谈判桌。该措施被认为借鉴了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但规模和影响力堪称"史无前例"。


中国稀土生产商与欧元区企业的关联(图源:ECB报告截图)

面对国际质疑,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0月9日明确表示,稀土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方此举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防扩散义务,同时承诺通过多边对话机制保障全球产业链稳定。

这场博弈揭示了关键资源背后的地缘政治逻辑:当中国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时,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中国通过稀土管制获得的谈判筹码,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