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9元超低价咖啡来袭,低价咖啡市场能撑多久?

时间:2025-11-05 10:20:52 来源:江瀚视野 作者:江瀚视野

说起一杯现磨咖啡的价格,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或许还停留在十几元甚至更高的区间。然而,近年来咖啡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自从库迪、瑞幸等品牌将现调咖啡价格拉至九块九以下后,消费者对咖啡价格的接受度不断下探。如今,2.9元的超低价咖啡已然登场,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低价咖啡又能在这片红海中持续多久?


一、2.9元咖啡登场,市场掀起价格风暴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咖啡市场的价格底线正被不断突破。此前,瑞幸与库迪通过补贴策略将咖啡单价压至9.9元,引发行业震动。2025年,外卖平台的价格战进一步升级,部分门店叠加优惠券后,咖啡外卖价格甚至低至1.9元/杯。而进入10月,线下门店的价格战也全面打响——奶茶品牌古茗推出为期两周的“全场咖啡2.9元”活动,通过公众号发放200万张优惠券,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与此同时,上海静安寺商圈的“TAIJUAN COFFEE”(太卷咖啡)以3.9元美式、2.9元意式的定价吸引大量消费者,其沿街简明的装修风格与超低价格形成强烈反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该品牌不到一个月便在北京三里屯开设新店,“3.9元”的醒目标识成为引流利器,团购套餐中甚至出现0.99元/杯的经典美式。

“当咖啡价格跌破5元,其作为‘高端生活方式符号’的属性正在被解构。”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超低价策略正在重塑消费者对咖啡的价值认知。


二、低价咖啡的生存逻辑与潜在危机

面对2.9元咖啡的涌现,市场不禁产生疑问:这是行业成熟的标志,还是透支未来的信号?

1. 市场普及与消费习惯变革

星巴克等国际品牌的进入,曾将咖啡塑造为高端社交符号,而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通过线上点单、外卖配送等模式,使咖啡从“偶尔享受”转变为“日常刚需”。低价策略成为快速占领市场的利器——对价格敏感的新用户而言,2.9元的咖啡大幅降低了尝试门槛,而口碑传播又进一步扩大用户基数。这种消费习惯的变迁,为低价咖啡提供了生存土壤。


2. 白领刚需支撑市场扩容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线城市写字楼集群的形成催生了庞大的咖啡消费群体。高强度工作节奏下,咖啡成为提神醒脑的必需品,而咖啡馆作为“第三空间”,更承载了社交与休闲功能。这种刚性需求为低价咖啡提供了持续动力——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圈占用户,培养消费习惯,试图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3. 刚性成本压力下的不可持续性

尽管消费端需求旺盛,但咖啡产业链的刚性成本不容忽视。全球咖啡豆主产区(巴西、越南、哥伦比亚等)受气候变化影响,产量波动剧烈。近期,纽约市场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涨至每磅4.36美元,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物流、仓储、烘焙、门店租金、人力等成本持续攀升。当一杯咖啡售价被压至2.9元时,即便通过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也难以覆盖综合支出。

“当前低价建立在资本补贴之上,属于非均衡状态。”行业专家警告,若咖啡豆供应持续紧张,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剧,“赔本赚吆喝”的模式难以为继。


4. 价格换流量的双刃剑效应

当前,咖啡市场“价格换流量”现象普遍。低价策略虽能短期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会损害产业根基——企业过度聚焦价格战,往往忽视产品品质、品牌形象与服务质量。这不仅压缩行业利润空间,更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

咖啡平民化本利于文化传播,但过度低价将制约产业发展。若企业无法获得合理利润,便难以投入研发创新与品质提升,最终导致市场竞争无序化,破坏市场生态。


2.9元咖啡的出现,既是市场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暗含行业透支的风险。在消费习惯变革与白领刚需的支撑下,低价咖啡短期内仍有一定生存空间,但刚性成本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终将倒逼市场回归理性。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超低价咖啡的同时,也需关注品质与产业的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