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责任,注定需要先行者去承担。当商业逻辑遭遇人文关怀,当流量狂欢碰撞社会痛点,一场没有商品推销的公益直播,却创造了4000万人次观看的奇迹。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2025年9月21日,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一场名为《看见阿尔茨海默》的公益直播在央视新闻平台引发刷屏效应。这场由海尔联合央视打造的特殊节目,没有明星带货,没有促销话术,却让无数网友含着泪看完全程。
【01 破圈直播:当科技巨头直面记忆之殇】
直播现场,敬一丹以双重身份亮相——既是知名主持人,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者。当她哽咽着讲述母亲患病后的生活变迁,镜头扫过台下观众湿润的眼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从医学角度解析疾病机制,北京大学教授胡泳则以照护者身份分享十年护理心得。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的发言引发特别关注:"我们正在研发AI陪伴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减轻家庭护理负担。"这个承诺背后,是海尔大健康产业布局的深厚积淀。数据显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达全球第一,受影响家庭超1亿户。
这场持续2个多小时的直播,收获了4000万观众参与,弹幕区被"感动""温暖""担当"等关键词刷屏。有观众留言:"这不仅是健康科普,更是社会温度的传递。"
▲来源:央视新闻
【02 决策背后:4000亿掌门人的社会洞察】
就在直播前72小时,周云杰刚结束海尔年度人单合一论坛,随后即将奔赴泰国考察。这位掌管年营收超4000亿企业的掌门人,为何在日程表上为公益直播预留位置?答案藏在他的社交媒体评论区里。
自2025年3月开通个人账号以来,周云杰的社交平台逐渐成为用户倾诉窗口。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的求助信息格外揪心:"每天像在走钢丝""快撑不下去了"。这些真实的声音,促使他推动这场公益行动。
"这不是少数人的困境,而是整个社会的课题。"周云杰在直播中强调。在他看来,科技企业的使命不仅是创造经济效益,更要解决社会痛点。这种理念与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的"科技向善"基因一脉相承。
【03 流量重构:企业家IP的社会价值】
2024年,海尔实现全球营收4016亿元,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零售量冠军。在周云杰的带领下,企业形成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大健康三大战略板块。这些成绩为他关注社会议题提供了坚实后盾。
面对"严肃表情出圈"的调侃,周云杰用行动证明:企业家IP的核心不是娱乐化包装,而是建立与用户的深度连接。他保持走访用户的传统,将每条用户留言视为管理升级的契机。在社交媒体上,他逐条查看网友建议,推动相关部门闭环解决。
"流量应该成为连接用户的桥梁,而非自我展示的舞台。"这种认知,在当下直播带货盛行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海尔这场没有商品的公益直播,恰恰诠释了流量的人文价值。
【04 责任新解: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术】
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讨论,经济学界历来存在分歧。熊彼特强调创新驱动,奈特看重风险承担,而周云杰给出了新的注解:"企业家既要创造商业价值,更要搭建善意流动的桥梁。"
从汶川地震24小时紧急响应,到全球疫情中的资源调配;从守护山区儿童梦想的"小科学家计划",到AI技术普惠老年群体,海尔的社会责任实践形成完整体系。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周云杰提出"全员全面全流程拥抱AI",同时坚持"科技惠民"的研发导向。
▲"海尔小科学家计划"公益活动
这种平衡艺术,在海尔创业41周年的节点上显得尤为清晰。周云杰将2025年定义为"未来40年的第一年",他坚信:"企业的价值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能否让世界更温暖。"
【05 时代答卷:企业家精神的终极命题】
在阿尔茨海默病直播尾声,周云杰的发言引发深思:"记忆会褪色,但社会的温度不该褪色;我们会忘记很多事,但不该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道出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觉醒。
当商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真正的企业家正在重新定义成功标准。海尔的实践表明,企业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创造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为社会解决了多少问题。这种价值取向,或许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参考资料】
[1]《海尔周云杰:进击与聚焦》中国企业家杂志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