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堪称我国重型卡车行业的里程碑之年,全年销量有望突破百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重卡领域表现尤为亮眼,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据第一商用车网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已达13.69万辆,同比暴增192%,增速远超传统燃油重卡市场。
从动力类型分布来看,新能源重卡(涵盖充电、换电、燃料电池及混动技术路线)已超越天然气重卡,成为仅次于燃油重卡的第二大动力类型。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重卡行业正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那么在2025年1-10月份,哪些企业在这场新能源重卡竞赛中脱颖而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销量排名前十的厂商表现。

冠军:徐工汽车——2.22万辆领跑行业
作为江苏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的代表,徐工汽车在新能源重卡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2025年1-10月累计销量达2.22万辆,同比增长187%,以绝对优势占据行业榜首。其产品矩阵覆盖纯电动、换电式及燃料电池重卡,在港口、矿山等场景广泛应用。
亚军:三一重卡——2.14万辆紧随其后
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卡凭借2.14万辆的累计销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长168%。作为工程机械巨头跨界重卡的典型案例,三一通过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在新能源重卡市场迅速占据一席之地,其换电重卡产品尤其受到市场青睐。
季军:解放重卡——2.07万辆实现弯道超车
老牌重卡巨头一汽解放以2.07万辆的销量跻身前三,同比增幅高达289%,成为增速最快的头部企业。作为燃气重卡领域的传统霸主,解放通过“燃油+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后来居上,其混动重卡技术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汽解放的崛起印证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产业规律,在传统燃油重卡市场承压的背景下,新能源业务成为其新的增长极。

中坚力量:三厂商销量超万辆
在头部企业之外,中国重汽、陕汽集团和北汽福田构成新能源重卡市场的中坚力量,三家企业销量均突破万辆大关,形成第二梯队。
第4位:中国重汽——1.61万辆展现传统巨头实力
作为我国最大的重卡制造商,中国重汽在新能源领域加速追赶。2025年1-10月完成1.61万辆销量,同比增长243%。其产品策略聚焦氢燃料电池重卡,在长途干线物流场景展开布局。
第5位:陕汽集团——1.59万辆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西安的陕汽集团以1.59万辆销量位居第五,同比增长285%,增速领跑传统重卡企业。通过与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深度合作,陕汽在换电重卡领域构建起技术壁垒。
第6位:福田汽车——1.16万辆完成战略转型
北汽福田作为最后一家销量破万的厂商,2025年1-10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16万辆。依托北汽集团新能源技术积累,福田在纯电动重卡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其轻量化设计受到城市配送场景青睐。

潜力玩家:7-10位厂商各具特色
第7位:东风汽车——8614辆保持稳健增长
湖北武汉的东风汽车完成8614辆销量,同比增长187%。作为传统四大重卡集团之一,东风通过“岚图重卡”等新能源品牌,在高端市场展开突破。
第8位:远程重卡——6172辆彰显跨界优势
吉利汽车旗下的远程商用车以6172辆销量位居第八,同比增长107%。作为乘用车企业跨界重卡的代表,远程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形成独特竞争力。
第9位:江淮重卡——3682辆实现技术突围
安徽合肥的江淮重卡完成3682辆销量,同比增长181%。其格尔发新能源重卡通过模块化设计,在工程运输场景获得市场认可。
第10位:宇通重卡——3068辆坚守客车跨界赛道
河南郑州的宇通重卡以3068辆销量入围十强,尽管同比下滑15%,但作为客车企业跨界重卡的先行者,其三电系统集成技术仍具行业参考价值。

市场格局深度解析
当前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新老势力分庭抗礼”的竞争格局:徐工、三一、远程、宇通等新势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技术制高点;而解放、重汽、陕汽等传统巨头则依托品牌与渠道优势加速追赶。这种竞争态势既推动了技术迭代,也加剧了市场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重卡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在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换电重卡渗透率已超60%;而在长途干线物流领域,氢燃料电池重卡开始规模化应用。这种场景化竞争将重塑企业竞争格局。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路权政策倾斜,新能源重卡市场将持续扩容。预计到2025年底,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8万辆,市场渗透率将突破15%。在这场变革中,能够精准把握场景需求、构建技术壁垒的企业,将主导下一个十年的重卡市场。
结语:电动化浪潮下的重卡产业变革
我国重卡市场的电动化转型已不可逆转。从徐工、三一的领跑,到解放、重汽的追赶,再到远程、宇通的跨界创新,这场变革正在重塑产业生态。随着电池技术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完善和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重卡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附:2025年1-10月新能源重卡销量十强榜单(数据来源:营运证销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