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恒勃股份(301225.SZ)凭借稳健的主业表现与积极的新业务布局,股价实现显著上涨。截至11月4日收盘,公司股价从3月6日的30.96元/股攀升至97.10元/股,半年内涨幅达216.31%,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股价的强势表现,既源于公司传统主业的持续发力,也得益于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增长赛道的战略投入。中泰证券10月发布的深度报告首次覆盖恒勃股份,并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58亿元、1.83亿元和2.08亿元,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恒勃股份成立于1995年,深耕ICE&HEV进气系统、燃油蒸发系统、冷却系统及内外饰系统等领域,逐步形成汽车与摩托车进气系统及配件两大核心业务。上市以来,公司财务表现稳健:2023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7.85亿元、8.65亿元和7.31亿元,同比增长10.15%、10.15%和19.09%;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31亿元和0.94亿元,同比增长10.44%、14.23%和8.89%。

汽车业务方面,公司产品涵盖空滤器总成、炭罐等,已与吉利、广汽、比亚迪、理想、小鹏等主流车企建立合作。2020年至2025年,乘用车空滤器市占率从7.97%提升至15%,市场地位持续巩固。摩托车业务则聚焦高端合资品牌(本田、雅马哈、宝马)及国内主流厂商(豪爵、春风动力),2025年市占率预计达45%,接近行业半壁江山。2025年前三季度,两大业务合计贡献营收超63.98%,成为业绩增长的“压舱石”。
上市后,恒勃股份紧抓新能源产业机遇,加速布局汽车热管理系统与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在热管理领域,公司冷却水壶、膨胀箱等产品已实现量产,客户包括广汽、吉利、赛力斯等;水侧分流板和冷却液流体模块等在研产品亦取得13个项目定点,其中7项已量产。氢能方面,公司重点推进燃料电池阴极过滤器研发,掌握核心过滤技术,并探索新型过滤材料的应用。目前,氢燃料电池排气系统、去离子器等在研项目已进入测试阶段,并与通用五菱、长城、未势能源等企业建立合作。
在巩固主业与拓展新能源的同时,恒勃股份将目光投向了高性能材料领域。今年8月,公司宣布与Discover Material Inc.(DMI)合资成立浙江恒勃普利米斯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恒勃股份持股80%,DMI持股20%。DMI实控人许砥中教授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高分子材料学术背景及30年PEEK材料改性技术沉淀,其团队掌握的特种牌号配方专利成为合作的核心支撑。

此次合作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恒勃股份提供精密制造能力与下游客户资源,DMI提供PEEK改性配方技术,共同构建“研发-生产-销售”闭环。PEEK材料因其轻量化与高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轻量化需求增长,PEEK材料渗透率持续提升,恒勃股份通过此次布局,有望在高端制造领域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从传统汽摩配件到新能源热管理,再到高性能材料,恒勃股份的每一次战略升级都精准踩中了行业发展趋势。随着PEEK材料项目的推进,公司不仅将巩固现有市场地位,更有望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