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君花)近日,百亚股份(003006.SZ)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33%;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89%,至5652.67万元。这一数据表明,尽管营收保持增长,但利润端承受较大压力,市场对其盈利能力提出关注。
舆情冲击与渠道调整双重影响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百亚股份管理层指出,主要受“3·15”期间负面舆情及电商平台策略调整的影响,导致电商渠道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均出现下滑。尽管财报未明确具体舆情内容,但业界普遍推测,这与今年“3·15”期间自由点卫生巾被曝光的“部分残次品二次翻新销售”事件密切相关。
事件曝光后,百亚股份迅速发布声明称:“公司对报道中所述违规业务并不知悉,且未曾参与此类违规业务。公司与涉事违规公司不存在交易往来,亦不存在关联关系、合作关系。经核查,公司在采购原材料环节已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地执行,内部控制运转有效,不存在采购不合格原材料的情形。”
舆情发酵持续影响业绩
尽管百亚股份及时回应,但舆论发酵仍对自由点品牌销售造成冲击,并进一步拖累母公司百亚股份的业绩。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仅为4.64%,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36.41%。百亚股份在8月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坦言:“二季度因特殊情况影响,公司电商收入同比下降。”
核心业务与市场布局
百亚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等。2020年9月,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旗下拥有卫生巾品牌“自由点”、婴儿纸尿裤品牌“好之”、成人失禁用品品牌“丹宁”,均定位中高端市场。其中,自由点品牌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百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15.1%。自由点卫生巾品牌贡献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公司整体收入的95.7%。早期,自由点业务主要布局西南地区,2024年来自川渝、云贵陕及两湖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达67.82%。近两年,公司加速全国市场拓展,并增加营销投入。
从近两年业绩来看,百亚股份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51.77%、20.74%;2023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33%、27.21%。
积极应对与营销加码
面对当前挑战,百亚股份在三季度报告中表示:“公司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聚焦投入重点资源,积极调整策略打法,逐步改善电商渠道经营业绩。”近一年来,公司不断加大营销投入推进品牌发展。今年10月,自由点宣布演员金靖担任品牌代言人。此外,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15.7%,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8.35%;其中,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7%至3.64亿元。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在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看来,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对品牌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消费者对负面信息的记忆留存度较长,品牌需要用更长时间和精力来消除影响。”他指出。
就业绩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百亚股份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不过,百亚股份在今年8月曾对外披露称:“目前处于调优阶段,预计四季度将恢复至正常增速状态。”这一表态或为市场注入一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