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考公培训市场遇冷:协议班模式为何难以为继?

时间:2025-11-18 04:58:42 来源:快刀财经 作者:快刀财经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披着“培训外衣”的保险生意。

作者 :杨扬

来源: 读懂财经(ID: dudongcj )

“把一代人的不安,转化成另一代人的收入”曾是教培行业的财富密码,而考公培训更是将这套逻辑发挥到极致。中公教育市值一度突破2600亿元,超越新东方、好未来,创始人李永新财富峰值达俞敏洪近五倍。然而,这个曾被视为“最稳生意”的行业,如今正经历剧烈震荡。

考公热潮持续升温:2026年国考报名人数达371.8万,较2021年的157.6万增长1.4倍。但与考生数量背道而驰的是,头部机构中公教育、粉笔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0.2%、8.5%。这种“报名人数激增,企业业绩暴跌”的反常现象,暴露出行业深层的商业模式危机。

协议班模式曾是考公培训行业的“核武器”。这种“不过包退”的班型通过承诺退款降低学员决策门槛,曾贡献中公教育75%的收入。其本质是场风险对赌:机构用少数上岸学员的高额学费覆盖多数落榜者的退费,同时将预付费用于短期投资实现“钱生钱”。这种模式与保险业高度相似,依赖精算模型维持盈利平衡。

但这场“保险生意”正在失控。2019-2021年,中公教育退费率从44.14%飙升至68.46%,意味着每10个学员中近7个需要退款。更严峻的是,随着国考录取率持续走低(2026年竞争比达65:1),行业退费率大概率继续攀升。这直接导致两大恶果:一是学费无法确认为收入,二是机构陷入“退费黑洞”——中公教育上半年账面货币资金1.77亿元,待退费却高达4.82亿元。

协议班的致命缺陷在于,机构赚取的并非“课时费”而是“结果费”。当报名人数激增而录取名额有限时,退费概率与录取率成反比上升。更关键的是,学员上岸概率受教学水平、个人能力甚至运气影响,机构能控制的变量极其有限。这种“靠天吃饭”的模式,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显得尤为脆弱。

01 考公越卷,行业越惨

考公市场的“内卷”程度远超预期。2026年国考最热岗位竞争比达3572:1,创历史新高。但这场狂欢中,培训机构却成为最大输家。除中公、粉笔营收下滑外,格燃教育、导氮教育等机构甚至出现跑路现象,暴露出行业深层的系统性风险。

市场供给端的剧变是重要推手。中公财报直言:“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催生大量个人IP工作室及地方机构,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2021年“双减”政策后,新东方等K12机构涌入考公赛道,进一步加剧竞争。上半年中公教育销售费用率升至25.4%,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但收入仍下滑20.2%,显示“烧钱获客”模式已失效。

考公培训的规模不经济特征愈发明显。线下教学和名师资源依赖导致区域扩张受限,行业集中度难以提升。这为中小机构提供了生存空间,但也让头部机构陷入“规模越大,成本越高”的困境。中公教育员工数量从2020年的4.5万锐减至2024年的7888,直营分支机构从1669个缩减至681个,正是这种困境的直接体现。

02 披着培训外衣的保险生意

协议班的“退费危机”已演变为行业性难题。某机构“17年分期退款”的热搜事件,暴露出机构资金链紧张的普遍现状。中公教育并非孤例,整个行业都面临“退费金额超过现金储备”的困境。这种“庞氏骗局”式的资金运作,在行业上行期尚可维持,但遇冷周期中则迅速崩塌。

协议班的保险属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对赌机制,二是资金池运作,三是依赖精算模型。但与正规保险不同,考公机构缺乏长期资金配置能力,投资收益波动剧烈。2021-2024年,中公教育投资收益从7927万暴跌至578万,2024年投资收益甚至低于财务费用,显示“钱生钱”模式彻底失效。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公考“险种”的风险系数远超预期。当录取率从2021年的6.1:1降至2026年的65:1时,机构的赔付压力呈指数级增长。这种“高杠杆、高风险”的商业模式,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注定难以持续。中公教育从巅峰到困境的轨迹,正是协议班模式崩塌的典型样本。

03 从“不安”中寻找新机会

面对产业逆周期,考公机构正在探索转型路径。中公教育提出“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的新定位,试图从考公培训向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延伸。但其转型尝试仍显迷茫:直播带货、AI学习机等副业收入占比不足3%,健康业务等跨界尝试也未见成效。

行业龙头的困境折射出整个教培行业的转型阵痛。当“贩卖不安”的生意难以为继时,机构开始回归教育本质。中公教育宣布加大AI就业业务投入,并计划通过并购扩大份额,显示其仍在就业培训赛道下注。李永新断言“就业服务是未来十年最有价值的市场”,但这场转型能否成功,仍需时间检验。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