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银行零售业务转型:资产缩量下中高净值客群增长分化趋势分析

时间:2025-11-18 06:14:13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券商中国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居民消费意愿尚未全面回暖、有效信贷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银行零售业务正经历深刻变革。零售信贷投放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零售业绩贡献度下降等经营特征,已成为多家银行的共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每季度我们都面临支付中收、财富中收、净息差、风险指标等多重压力。"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分管高管坦言。面对零售经营指标下滑,多家曾以零售业务见长的银行正探索止跌企稳的有效路径,试图在剩余两个月内减缓下滑斜率。

当前行业零售业务呈现明显趋势:中高低净值客群增速分化加剧,中高净值客群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基础零售客群。这标志着银行零售经营正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在新客户获取放缓的背景下,深度挖掘存量客户价值成为关键。

零售信贷持续缩表:多家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下降

近两年,零售贷款增速放缓、余额缩量成为行业共性。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五家中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出现零售贷款较年初减少的情况。具体数据显示:

  • 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94万亿元,较年初下降2.49%,较6月末亦有所减少
  • 民生银行个人贷款总额1.71万亿元,较年初减少3.17%,较6月末下降
  • 工商银行个人贷款9.102万亿元,较6月末微降,虽较年初上升但增速明显放缓
  • 中国银行个人贷款68629.19亿元,较上半年末微降,较年初仅增长0.56%
  •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总额1.729万亿元,较年初减少2.1%,但较6月末有所回升

尽管多数上市银行未在三季报中详细披露零售资产结构数据,但"有效信贷需求尤其是零售贷款需求不足"成为财报中的高频表述。分析显示,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是个人贷款余额下降的主要拖累因素。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部门负责人透露,该行按揭业务作为"压舱石",年初至今投放同比下降约10%,虽总量维持合理水平,但投放量小于还款量导致余额下降。另一国有大行深圳地区支行副行长表示,其所在支行零售投放仅完成计划的70%。

客群结构分化:中高净值客群增长显著快于基础客群

财报数据分析显示,与零售信贷缩表同步发生的,是客群结构的深刻变化。今年前三季度,多家银行基础零售客群增长与中高净值客群增长呈现明显分化,后者增速显著高于前者。

三季报数据显示,招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六家银行的基础零售客群与私行客群数据均有据可查:

  • 招商银行:零售客户2.2亿户,较年初增长4.76%;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月日均资产50万元以上)578.12万户,增长10.42%;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资产1000万元以上)19.14万户,增长13.2%
  • 平安银行:零售客户1.28亿户,增长1.6%;财富客户149.11万户,增长2.4%;私行客户10.33万户,增长6.7%
  • 民生银行:零售客户1.42亿户,增长5.38%;私人银行客户7.34万户,增长18.21%
  • 兴业银行:零售客户1.14亿户,增长3.4%;双金客户(白金、黑金)增长10.49%,私行客户增长11.39%
  • 北京银行:零售客户突破3100万户,较年初增长1%;贵宾客户(中高端)超123万户,增长10.40%;私行客户2.06万户,增长17.9%
  • 浦发银行:个人客户1.67亿户,增长6.37%;月日均金融资产5万元以上客户463.65万户,增长5.05%;私行客户超5.5万户,增长12.6%

综合来看,中高净值客群(较富裕客群)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基础客群。前述国有大行深圳地区支行副行长表示,该行正实施"集约化运营零售长尾客户"策略,通过加强手机银行、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渠道触客频率,优化薪资代发场景,实现客户层层向上输送。"新客获取变慢后,我们要全力挖掘存量价值客户,推动基础客群向价值客群转化,价值客群向中高净值客群升级。"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 对:祝甜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