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俞敏洪南极游连发10条视频,员工吐槽背后折射职场现实

时间:2025-11-18 17:15:36 来源:数字财经智库 作者:数字财经智库

新东方员工近日或许心情复杂——当他们在办公室加班时,创始人俞敏洪却在南极连续发布10条旅游视频,画面中冰川与企鹅的对比,让不少人直呼“破防”。这场看似轻松的旅行,因一封内部信的发布,演变成一场关于职场关系的公开讨论。



一封内部信引发的争议

在新东方创立32周年之际,俞敏洪通过内部信回顾创业历程,并呼吁员工“携手创造更好未来”。这本是常规的企业文化动作,却因信中多次提及南极旅行细节引发争议。部分员工认为,当高管在世界尽头享受假期时,基层员工仍在为业绩指标奔波,这种对比让激励话语显得缺乏说服力。



雇佣关系的本质与情感错位

从法律层面看,《劳动法》明确界定雇佣关系为等价交换的商业契约。但现实中,部分企业通过“忆往昔”“画大饼”等情感营销手段,试图构建超越契约的精神共同体。这种策略在信息不对称时代或许有效,但在社交媒体时代,高管私人生活与员工日常的对比,极易引发舆论反噬。

正如段永平所言:“奖金是员工应得的回报,无需感恩。”企业支付薪酬购买的是劳动力价值,而非情感忠诚。当员工发现自身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任何形式的情感动员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管理方式的代际碰撞

俞敏洪作为60后企业家,其管理风格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从董宇辉离职事件的处理方式,到此次内部信的舆论反响,暴露出传统管理思维与新生代职场价值观的冲突。当代员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对形式化的激励手段具有天然免疫力,这要求企业管理者重新审视沟通策略。



职场生态的进化方向

当前职场环境正经历深刻变革,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已从基础福利升级为价值认同。刘强东因全额缴纳社保被赞“良心老板”,本质是行业底线不断抬高的体现。当合规成为标配,企业需要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激励体系,而非依赖情感绑架。

对于俞敏洪们而言,与其通过社交媒体展示个人生活,不如建立更透明的沟通机制。真正的企业凝聚力,源于员工对发展前景的理性判断,而非对高管个人魅力的情感投射。这场南极风波,或许能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