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始祖鸟品牌危机:高山精神与商业伦理的边界之争

时间:2025-09-22 18:13:09 来源:尺度商业 作者:尺度商业

作者:大掌柜黄利明

高山不语,自有威严。真正的户外精神,始于对自然的信仰,终于对生命的敬畏,而非对自然的征服。这种精神,正是高端户外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联结的核心。

作为源自加拿大的户外装备标杆,始祖鸟(ARC’TERYX)凭借硬核产品性能与“高山叙事”在全球市场占据独特地位。2019年加入安踏集团后,其在中国市场更成为专业、高端与精神信仰的代名词。然而,今年9月19日,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5500米高海拔处上演的“炸山”烟花艺术秀,却将这个品牌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场由蔡国强艺术团队与始祖鸟中国运营方共同策划的活动,不仅暴露了品牌在商业决策中的伦理失焦,更折射出国际品牌本土化过程中对文化语境的认知偏差。作为品牌边界的观察者,本文将从“商业、文化、伦理”三重维度剖析这场危机,为品牌企业提供生态责任与价值坚守的启示。

品牌边界的三重溃退:当高山精神遭遇商业异化

品牌边界的本质,是企业在市场定位与价值底线间的平衡艺术。对于以“敬畏自然”为精神内核的始祖鸟而言,其产品定价中蕴含的“信仰溢价”,本就要求品牌行为必须与价值观高度一致。



商业边界:信仰溢价下的行为悖论
始祖鸟的消费者愿意为“敬畏自然”的价值观支付高价,这种信任建立在品牌长期传递的生态保护承诺之上。然而,在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实施爆破性艺术项目,即便采用“可降解材料”,其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火药残留物对冰川水源的潜在污染、人类活动对高寒植被的破坏,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生态损害。这种将商业曝光置于生态风险之上的决策,实质是对消费者信任的透支。

文化边界:本土化认知的严重偏差
被中资收购后的始祖鸟,已具备中国企业的身份属性。青藏高原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精神净土的象征。选择以“炸山”为名的商业艺术行为,极易被公众解读为对文化情感的亵渎。这种决策反映出品牌对中国社会生态价值观的漠视,即便艺术初衷再高尚,也难以获得文化认同。

伦理边界:形式合规下的道德真空
尽管活动声称符合环保标准,但品牌未能审视其行为是否真正“无愧于心”。高海拔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任何干预都需极度谨慎,而始祖鸟的烟花秀恰恰突破了这条生态红线。这种“技术合规但伦理失焦”的行为,暴露了品牌在价值判断上的短视。

“炸山”事件:一场全方位的品牌危机

商业逻辑压倒生态伦理
活动从创意到执行的全程审批通过,反映出企业内部对商业曝光的过度追求。当话题热度成为唯一考量,品牌最初的敬畏之心便逐渐迷失。这种决策机制的危险性在于,它可能将品牌推向“为流量牺牲价值”的深渊。

文化认知的致命错位
中国社会对青藏高原的特殊情感结构,决定了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谨慎对待文化符号。始祖鸟作为安踏旗下品牌,本应具备更强的文化共情能力,却选择在精神净土上进行爆破表演。这种选择无论艺术价值如何,都已构成对公众情感的漠视,甚至被解读为对文化尊严的挑衅。



危机回应的价值空心化
事件爆发后,品牌虽公开道歉并承诺“推进藏地环境保护计划”,但缺乏实质性担责行动。道歉未提出具体补偿方案、未制定系统性生态修复计划、未涉及内部问责与流程改造,这种“公关语言优先”的回应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感。

从“高山信仰”到“高山生意”:品牌价值观的异化

始祖鸟的成功,曾建立在“专业、敬畏、探索”的品牌叙事之上。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精神归属——他们相信这个品牌理解并守护着他们所向往的高山山野。然而,当品牌利用这种叙事收取高额溢价,却以伤害高山生态的方式博取商业关注,所谓“高山信仰”便沦为“高山生意”。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始祖鸟曾多次发起环保公益活动,如“始祖鸟净山行动”、垃圾清理远征等。但这些正面举措在此次烟花项目的负面影响面前显得微弱而符号化,甚至被质疑为“环保表演”。这种价值观的异化,不仅背离品牌初心,更构成对消费者的情感背叛。

品牌边界的守护: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启示

1. 建立伦理审议与生态否决机制
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生态与文化伦理委员会”,由内部高管、外部环保专家、生态学者及公众人物共同组成。对大型项目实行“生态一票否决制”,严禁在生态敏感地区进行非必要干预性活动。例如,户外品牌可制定“无痕山林”准则,将生态保护纳入决策核心。

2. 强化ESG社会责任评估
将营销投入适度向公益倾斜,对涉及品牌传播的活动进行ESG风险评估。例如,始祖鸟可设立“高山生态基金”,将部分产品利润用于冰川监测、野生动物保护等实质性行动,而非仅停留在口号层面。

3. 贯彻“循环设计”理念
在产品开发中推出可回收、可修复的高端产品线,强调“科学攀登”和“生态守护”。例如,开发使用再生材料的冲锋衣,或提供终身维修服务,减少资源浪费。

4. 深化本土化认知
建立由中国学者和专业人士组成的顾问团队,参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重大决策。定期开展文化培训,提升全球团队对中国生态政策、文化价值观及公众心理的理解与尊重。例如,在策划活动前咨询藏地文化专家,避免触碰文化敏感点。

山的尊严与品牌的未来

真正的户外文化,不是技术的炫耀,更不是流量的狂欢,而是一种谦卑的凝视:人类走向山野,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理解;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始祖鸟曾拥有一切:顶尖的产品、忠实的用户、动人的故事。但这一次,它在喜马拉雅放了一场烟花,却几乎燃尽了三十余年积累的品牌信任。

这场危机应该成为整个行业的重要警示:那些以自然为名的品牌,必须学会真正以自然为尊。因为自然和高山一直在那里,它不说话,却决定着每一个品牌的最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