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餐饮巨头争相布局:银发经济成新风口,老年市场潜力几何?

时间:2025-11-20 17:20:57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餐饮老板内参






总第4405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图源:小红书◎图源:小红书◎图源:网络◎图源:大众点评◎图源:小红书



餐企争相布局老年市场:银发经济成新风口

老年群体正成为餐饮消费主力军

餐饮市场正经历一场“银发革命”。

以火锅巨头海底捞为例,过去以年轻消费者为主的门店,如今老年顾客比例显著上升。他们不再只是随子女同行,而是结伴而来,品尝菌汤、番茄火锅,谈笑风生。餐后,不少中老年女性顾客还会体验美甲和手部护理服务,享受一站式休闲体验。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海底捞持续升级的适老化服务体系。



在刚刚过去的重阳节,海底捞各地门店推出了一系列敬老活动。例如,西安门店设置“丢掉烦恼”沙包投掷游戏,老人将“皱纹”“白头发”等烦恼写在沙包上,投入树洞即可获得鸡蛋、小米等奖品;郑州门店上线“缤纷小食铺子”,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每桌消费69元后支付9.9元,即可畅享各类点心小吃。

事实上,海底捞的敬老服务不仅限于节日活动。日常运营中,门店会关注老年顾客的口味偏好与忌口情况,主动为老人聚会安排表演助兴。每年敬老月(10-11月),海底捞还会推出老年人专属折扣。今年9月,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开业,聚焦“一老一小”消费群体,提供分时段优惠和适老化服务。

餐饮巨头纷纷布局老年市场,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品牌加速行动

今年以来,星巴克门店里的银发客群显著增长,老年群体逐渐成为非高峰时段的常客。据店员反映,这部分顾客复购率高,人均消费水平不亚于年轻上班族。为此,星巴克联合养老机构举办“咖啡品鉴会”,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成功吸引了一批“银发粉丝”。



◎图源:绿色青浦

西式快餐品牌同样发力银发市场。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年初,麦当劳继续为老年群体提供早餐时段买一送一、全天饮品八折等优惠;肯德基则推出阶梯式优惠套餐,贴合老年消费习惯。中式快餐品牌则从菜品创新入手,西贝推出“银发专属菜单”,包含18道少油少盐改良菜品;广州酒家开发“怀旧点心套餐”,复刻60年代传统风味。

休闲餐饮领域也涌现出不少创新案例。今年重阳节,比格披萨创始人宣布,将招9999位老人免单,75岁以上老人无需等位,每位用餐老人可在折扣价基础上再优惠10元。烘焙领域则推出全麦南瓜恰巴塔、超软生吐司等适合老年人口味的产品。



不仅如此,五星级酒店也开始涉足老年餐饮市场。今年9月以来,武汉、北京等地的星级酒店陆续向老年群体开放食堂,15-35元即可享受一顿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自助餐,部分酒店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银发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风口还是“伪需求”?

银发经济的爆发,离不开庞大的老年人口支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0%;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中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其中,1960-1972年出生的“新老人”群体,有钱有闲,退休或已退休,有房有车、有积蓄还有退休金,他们对数字化产品和互联网接受度高,乐于提升生活品质。



◎上海的星巴克,坐满了老人

图源:小红书

稳定的消费能力和旺盛的消费意愿,让这批新老人成为激活银发经济的新引擎。市场对银发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测算,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约占GDP的6%。

其中,餐饮作为日常“刚需”,自然成为银发经济的核心领域。当前餐饮市场回归理性,急需寻求第二增长曲线,而尚未被充分挖掘的老年群体市场,恰好成为品牌破局的重要方向。

美团《2024银发餐饮消费报告》显示,第三季度60岁以上用户在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45%,线下餐饮消费频次提升38%,“银发经济”正在重塑餐饮行业格局。



◎多地出现了长者友好商场

图源:小红书

政策支持为银发经济保驾护航

市场端向好,政策端也给出有力支撑。今年十月底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明确强调“惠民生和促消费”的结合。在老年助餐领域,政策支持力度空前:2025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务,政府给予每人每天2-3元就餐补助,每个老年食堂3-1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

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优化银发群体消费服务模式。方案鼓励商业银行在部分连锁食堂餐饮商户开展老年助餐支付便利试点,有条件的可发行北京区域卡产品,便捷银发群体消费。



新老人提出新需求:餐饮品牌如何精准破局?

银发经济市场广阔,但挑战同样存在。

此前,某快餐品牌以3元早餐自助吸引大量老年顾客,导致门店翻台率骤降。原因在于:相比年轻人快节奏的用餐方式,老年顾客更喜欢在店里坐一坐、聊一聊,慢慢吃。

对于依赖高翻台率的快餐店来说,看似赚到了人气,实则拉低了经营效率。

这也反映出银发经济并非易做。

老年顾客是一个比年轻顾客更为复杂的群体,想要真正抓住银发经济红利,需要在运营策略上有更精细化和长期化的规划。

此外,餐饮商家还需警惕认知偏差:

其一,服务“节日化”,缺少日常适配。部分餐厅仅在重阳节推出免费餐、折扣券等短期活动,难以形成持续吸引力。

其二,标签“老龄化”,易引发追求年轻态的老年人抵触。去年批量倒闭的“社区老年食堂”便是例证,除了经营成本高、客源单一外,“老年食堂”标签本身就将许多心态年轻的“新老人”拒之门外。



其三,需求“片面化”,忽视了老人的社交核心需求。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认为:“当下老年消费市场的火热,不仅是一种‘经济热’,更透露出背后的‘需求热’。”

快消品、新零售专家鲍姆企业管理咨询董事长鲍跃忠也表示:“朝气蓬勃是这群新老人的显著特征。银发青年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健康、舒适、便捷、时尚的产品和服务。”

面对“新老人”的新需求,餐饮市场涌现出创新模式:

比如,社区食堂的“精准适老”模式,以全方位适老化升级贴合老年需求。

以北京石颐和宜林社区餐厅为例,该餐厅不仅对地板、桌椅等硬件进行适老化改造,还采用自助取餐形式,并专门为糖尿病老人定制低糖餐食,兼顾安全与美味;上海某社区食堂推出“刷脸就餐”服务,直击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的痛点,提升用餐效率。

又如人均百元、包吃包玩的“百元一日聚”,核心价值在于“聚”。

以成立于2023年的壹天聚乐部为例,人均百元、包吃包玩的一日套餐,精准满足“新老人”对高性价比和高社交的双重需求。其商业潜力已被市场验证:11月初新开的世博店,开业前四天,1688元的“百元一日聚”套餐日均预售700单,颇受欢迎。



再如号称“银发一族星巴克”的茶馆,凭借氛围感唤醒老年群体的情感认同。

从长沙东茅街茶馆、初恋茶馆,到成都的文新茶村、南昌的大旗茶馆、民德路茶馆等,一大批主打怀旧氛围感的茶馆正悄然兴起。它们通过复古装修、戏曲表演、老式物件等元素,构建具有文化归属感的“第三空间”,成为老年群体聚会、回忆与社交的情感据点。





小结

三浦展在《第五消费时代》中预测,未来的消费市场将更加多元和包容,不再以年龄和性别区分目标用户,而是用生活方式、审美偏好和个人价值吸引用户。

银发经济的未来机遇,恰恰在于不将其刻意划分为“特殊客群”,而是要真诚对话,照见每一个具体的人,看到他们对品质的追求、对情感连接的渴望。

实际上,不止银发人群,整个餐饮业的未来,都离不开对人的洞察。唯有不断打磨场景温度、挖掘体验深度、实现价值共鸣,才能链接细分受众群体,打开真正包容可持续的未来市场。

最真实的餐饮未来,不在于孤立的观察,而在于共同的创造。12月9-10日,上海,“真心照真心”第11届中国餐饮创新大会,一起携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