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甘李药业: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胰岛素龙头业绩飙升

时间:2025-11-21 22:53:4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

胰岛素接续集采的全面落地,成为国内胰岛素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国产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603087.SH)凭借政策红利与全球化布局,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35.73%;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加61.32%;扣非净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122.83%。国内市场贡献超八成营收,海外市场增速达45.52%,双轮驱动效应显著。

政策红利释放,国内市场量价齐升

自2024年5月胰岛素接续集采在全国执行以来,甘李药业6款核心产品全部中选,其中4款获A类资格,首年采购需求量达4177万支,较首轮集采增长151%。价格方面,中选产品中标价较首轮提升5%-48%,例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秀霖)中标价升至65.30元/支,涨幅达34%。政策红利在2025年充分释放,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国内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26.24亿元,同比增加8.22亿元,其中销量增长贡献4.92亿元,价格增长贡献3.30亿元。剔除特许经营权服务收入影响后,三季度销售收入实际同比增长约22.5%。

“以价换量”策略突破利润瓶颈。尽管集采初期经历价格调整,但公司凭借规模效应实现盈利反弹,前三季度净利润率达26.86%,较2024年同期提升4.26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产品竞争力与渠道扩张的双重支撑。作为国内首家实现三代胰岛素产业化的企业,甘李药业覆盖长效、速效及预混三大细分市场,核心产品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凭借质量与价格优势,成为进口替代主力军。2024年集采中,6款三代胰岛素产品全部中标,超越诺和诺德跃居国内首位,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渠道下沉方面,公司医疗机构覆盖数量从2021年的1.8万家增至2024年的4.1万家。米内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等多款产品在样本医院市占率显著提升。为保障产品可及性,公司北京生产基地年产能达3.5吨原料药、2亿支制剂,山东基地即将量产,同时建立覆盖偏远地区的冷链配送体系。

卡位新兴市场,巴西大单突破垄断

海外市场成为甘李药业新增长极。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国际销售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45.52%。这一增长得益于全球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自2005年起布局全球市场,目前已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商业网络,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海外营收核心来源。过去十年,公司在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阿根廷等20余国开展合作,积累胰岛素灌装本土化经验。2025年以来,多款产品在马来西亚获批,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来自巴西市场。2025年4月,公司与巴西卫生部下属实验室Fiocruz及本土企业Biomm签署为期10年的《技术转移与供应协议》,成为巴西“生产开发伙伴关系计划”(PDP)首个获批方案提供方,打破诺和诺德、赛诺菲对巴西公立市场15年的垄断。同时,公司与Biomm签署《供应框架协议》,十年累计订单金额不低于30亿元,覆盖巴西公立医疗系统60%的基础胰岛素需求。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若协议顺利执行,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增至18亿元,但需关注巴西专利审查周期长及财政紧缩风险。

突围欧美高端市场,技术认证壁垒被打破

尽管欧美市场贡献尚未完全释放,但甘李药业的准入突破已为后续增长蓄力。2025年8月,公司甘精、门冬、赖脯三款胰岛素注射液通过欧盟EMA上市前GMP检查,成为首个获该认证的国产胰岛素企业,具备欧盟商业化资质。同时,美国FDA注册流程持续推进。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生物药首次突破欧美高端市场认证壁垒,预示国产胰岛素开始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

商业化路径上,公司采用“技术授权+本土合作”模式。在欧美市场,公司与山德士签订协议,由山德士负责三款生物类似药在美国、欧洲的商业运作,公司负责开发与供货。这种模式既规避直接建厂的高成本风险,又快速渗透终端网络。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6.46亿元,占营收21.2%;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2亿元,占比提升至26.7%。目前,公司处于临床阶段的主要项目包括第四代基础胰岛素周制剂GZR4等,其中GZR4采用脂肪酸酰化修饰技术,注射频次从每日一次降至每周一次,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优于诺和诺德的诺和期。

国投证券研报提示风险称,药品研发与审评环节复杂,存在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海外BD授权不及预期等风险。但无论如何,甘李药业已凭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在国产胰岛素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