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探路者创始人套现14亿背后:户外龙头如何应对市场挑战?

时间:2025-09-24 21:10:19 来源: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杨波

创始人套现14亿后,曾经的A股户外第一品牌探路者(300005.SZ)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家曾经的行业领军者,如今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被后来者不断蚕食市场份额。

创始人连续减持,套现离场意图明显

9月22日,探路者发布的一则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引发市场关注。报告显示,公司创始人之一王静在9月15日至22日期间再次减持147.52万股,持股比例从5.17%降至4.99%,正式退出5%以上股东行列。据wind数据统计,此次减持累计金额约1403万元。


虽然单次减持金额不大,但从本月接二连三的减持行动来看,创始人家族套现离场的意图愈发明显。作为中国户外第一股,探路者本应凭借先发优势在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现实却令人唏嘘。

从行业巅峰到业绩低谷:探路者的跌宕历程

探路者的故事始于1999年,创始人盛发强、王静夫妇在北京创立了这个品牌。王静不仅主导了品牌初期的产品研发,还亲手缝制了第一顶帐篷,并提出了品牌LOGO的设计创意。作为专业登山探险家,她曾4次登顶珠峰,为探路者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经过10年奋斗,探路者于2009年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户外用品企业。上市后,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接连拿下顶级合作伙伴,市场表现急速提升。2012年,探路者以14.5%的市场份额超越哥伦比亚、The North Face等国际品牌,首次成为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

然而,自2015年开始,探路者经历了从行业巅峰到业绩低谷的剧烈转折。营收从2015年的38.08亿元萎缩至2020年的9.12亿元,暴跌76%;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市场份额从15%暴跌至不足5%。

多元化失利与品牌定位摇摆:探路者陷入困境

探路者的衰落并非偶然,其多元化战略和品牌定位的摇摆不定是主要原因。

2015年,探路者启动“户外+旅行+体育”多元化战略,以3.5亿元收购易游天下74.5%股权,并投资了绿野网、Asiatravel等平台。然而,这些旅行服务业务持续亏损,拖累业绩。更重要的是,这些业务与户外主业难以协同,导致企业的研发、供应链、市场营销等核心资源被分散。

在品牌定位上,探路者试图同时覆盖专业户外与大众休闲市场,结果却“两头不讨好”。随着户外用品市场行业增速进入平稳期,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科技含量的要求显著提升,探路者的研发开始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高端市场,始祖鸟、哥伦比亚等国际品牌凭借技术壁垒占据70%以上的千元级市场份额;在大众市场,骆驼、伯希和等后起之秀通过电商渠道推出高性价比产品,直接冲击探路者的价格体系。


芯片跨界:探路者的新尝试与挑战

面对困局,探路者自2018年起启动“瘦身计划”,剥离旅行、体育业务,聚焦户外主业,但效果有限。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更是让探路者雪上加霜,实体门店客流锐减,当年营业收入跌至9.12亿元。

就在此时,探路者迎来了一个与自身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救命星”。2021年,曾任紫光国微董事长、紫光集团联席总裁的李明以3.36亿元受让盛发强、王静夫妇持有的5169.13万股(占总股本5.85%),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合计控制探路者约13.65%股份,成为新的实控人。

李明完成收购后,迅速推动董事会改选,实现董事会大换血。盛发强、王静不再担任董事,标志着夫妻二人彻底退出管理层。新选入的董事大多具有科技、资本领域背景,显示出公司向科技领域转型的决心。

李明入主后,探路者开始跨界芯片领域。公司先是以2.6亿元收购北京芯能60%股权,随后又先后将韩国G2 Touch、江苏鼎茂等芯片企业纳入麾下,累计投入超6亿元布局半导体赛道。从财务数据看,芯片业务已成为探路者的第二增长极,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收2.22亿元,同比增长66.56%。

然而,芯片业务的成长性仍有待观察。今年上半年,芯片业务收入为1.15亿元,仅同比增长了800万元。探路者管理层将之归因于“汇兑损益大幅变动”所致。

户外业务被超越:探路者面临新挑战

在户外业务方面,探路者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12.42亿元小幅提升至2024年的13.69亿元,主要得益于渠道的优化和新产品的推出,但总体成长性和品牌声量效果一般。

相比之下,新锐品牌伯希和的表现则令人瞩目。2022年到2024年,伯希和收入从3.5亿元增长至17.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2%。这意味着探路者的户外业务已经被伯希和这个新锐品牌超越。


(图源伯希和招股书,媒体推测:A品牌为骆驼,G品牌为凯乐石,I品牌为本司)

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探路者跑输创业板指数

在资本市场方面,探路者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虽然有时下最热门的芯片概念加持,但自去年“924”以来的一周年里,探路者的股价表现(约82%)甚至不如创业板指数(约100%)。


(探路者vs创业板指)

为了将户外用品和芯片融合,探路者正尝试推出融合芯片的智能滑雪头盔、下肢外骨骼装备等产品。然而,这究竟是个好听的资本故事,还是真有消费者买单,仍有待市场检验。


结语:探路者的未来何去何从?

探路者,这家曾经的户外龙头,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创始人套现离场、业绩波动、市场份额被挤压……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这家企业。跨界芯片领域能否成为探路者的新增长点?户外业务如何重振旗鼓?这些问题都有待时间来解答。

(封面系百度AI生成)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