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券商基金销售市占率提高 非货和权益份额均上升

时间:2025-09-24 20:13:1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

上半年,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长,银行非货和权益均下降,第三方非货上升、权益下降,券商非货和权益均上升,银行和第三方发力场外指数基金驱动股票指数份额明显提升,券商市占率提高。

本刊特约 方斐/文

近日,基金业协会披露2025年上半年基金销售机构前100保有规模数据。银行渠道发力股票指数,券商权益和非货份额提升,主动权益净赎回放缓。

渠道竞争格局呈向头部集中趋势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前100家代销机构权益、非货保有规模为5.14万亿元、10.2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6%、7%,占全市场保有比重为61%、51%,较年初分别提升0.09个百分点、0.96个百分点,反映头部代销保有增速高于直销。

前100代销机构股票指数类、主动权益类保有规模(权益-股票指数,下同)为1.95万亿元、3.19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5%、1%。由此可见,指数产品增长驱动权益基金增长,且主动权益微增。

从渠道份额来看,银行非货和权益均下降,第三方非货上升、权益下降,券商非货和权益均上升,银行和第三方发力场外指数基金驱动股票指数份额明显提升。

分不同口径来看,在非货口径,银行、第三方、券商份额为43%、35%、20%,环比分别变动-1.2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银行份额延续下降,券商和第三方份额有所增长。

在权益口径,银行、第三方、券商份额为42%、29%、27%,环比分别变动-0.2个百分点、-0.05个百分点、0.15个百分点。

在股票型指数口径,银行、第三方、券商份额为14%、30%、55%,环比分别变动2.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2.3个百分点,银行份额增长明显,反映其在场外联接ETF产品上持续发力,第三方增长主要因为蚂蚁的贡献。

在主动权益口径,银行、第三方、券商份额为59%、28%、10%,环比分别变动0.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银行份额有所提升,第三方和券商下降,核心是招商银行拉动贡献所致。银行、第三方、券商主动权益占权益的比重为88%、60%、23%,环比分别下降3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各渠道主动权益占比下降、指数占比提升。从代销机构数据来看,客户从主动权益迁移至被动指数的趋势仍在。

在债基(非货-权益)口径,银行、第三方、券商份额为44%、41%、13%,环比分别变动-2.3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

1-7月,主动权益净赎回趋势缓解,ETF份额增速放缓。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场权益、非货AUM为8.75万亿元、20.46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9.9%、6.5%。根据开源证券的测算,主动权益、股票ETF AUM为5.65万亿元、3.1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1.3%、7.5%,份额分别较年初下降0.6%、0.7%,主动权益净赎回程度较2024年明显缓解,ETF份额增长较2024年放缓,1-7月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上涨12%,优于股票ETF的8%。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基金份额全方位增长,招商银行主动权益表现亮眼。代销渠道竞争格局呈现向头部集中的趋势。2025年上半年,权益、非货CR5集中度分别为44.2%、41.3%,环比分别提升1.3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股票型指数、主动权益CR5集中度分别为41%、49.4%,环比分别提升1.6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

从银行渠道来看,招商银行仍保持领先地位,权益、非货AUM为4920亿元、10419亿元,环比分别增加20%、10%,股票型指数、主动权益规模为735亿元、4185亿元,环比分别增加26%、19%,主动权益环比增速领跑银行渠道,预计长赢计划和启明星计划见效。此外,江苏银行、浙商银行非货AUM环比增加132%、37%,农业银行股票指数环比增加169%至202亿元,增速保持领先。

第三方渠道表现分化,TOP3蚂蚁基金、天天基金、腾安基金权益AUM为8229亿元、3496亿元、824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1%、0.1%、9%,非货AUM为15675亿元、6374亿元、3277亿元,环比分别增长8%、11%、10%。主动权益份额蚂蚁基金、天天基金、腾安基金为13.6%、7.9%、1.6%,环比分别变动0.3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0.03个百分点;股票型指数份额为20%、4.9%、1.6%,环比分别变动1.2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

蚂蚁基金流量优势突出,全品类份额提升,指数类提升显著;天天基金非货份额提升,权益份额下降。以B端业务为主的基煜和汇成非货保有规模环比增加30%、12%,非货渠道份额为2.6%、1.3%,分别提升0.5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未来需关注官方直销平台落地对B端代销业务的影响。

券商渠道TOP3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海通,权益AUM为1421亿元、1266亿元、978亿元,环比分别增长5%、5%、78%,非货AUM为2397亿元、1752亿元、1605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5%、5%、77%。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方正证券权益AUM为838亿元、773亿元、671亿元、296亿元,环比分别增长20%、26%、21%、20%,增速相对领跑行业,或因市场交易活跃的环境以及其零售业务优势。

上半年代销渠道马太效应加剧,渠道降费改革有望重塑竞争格局。上半年渠道集中度提升趋势延续,头部机构排名稳定,但在主动权益、股票指数和债基代销的表现持续分化,反映资源投入、自身客群、营销策略的差异,招商银行主动权益份额高增,蚂蚁基金指数份额高增。

券商代销保有规模市占率或继续提高

2025年上半年市场交投活跃,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增长64%,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代销机构的保有规模环比提高。上半年,百强代销机构“股+混合”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5.14万亿元,环比增长5.9%;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1.95万亿元,环比增长14.6%;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10.2万亿元,环比增长6.9%。百强代销机构中券商有57家,银行有24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有18家,保险公司仅1家。

整体来看,券商非货、股混保有规模市占率环比提升,股票指数基金市占率环比下降,下降的市场份额主要由银行取得,但券商的市占率仍超50%,占据核心地位。在非货基金方面,银行、第三方、券商市占率(占TOP100规模的比重)为43.1%、34.9%、20.4%,环比分别变动-1.11个百分点、0.62个百分点、0.46个百分点;“股+混合”方面,银行、第三方、券商市占率为41.8%、28.6%、27.4%,环比分别变动-0.14个百分点、-0.12个百分点、0.15个百分点;股票型指数基金方面,银行、第三方、券商市占率为13.7%、30.4%、55.3%,环比分别变动2.38个百分点、0.36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

从第三方机构来看,非货市占率提升,股混市占率小幅下降。上半年,第三方机构的“股+混合”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非货保有规模环比增长5.4%、16%、8.9%,市占率分别变动-0.12个百分点、0.36个百分点、0.62个百分点。蚂蚁、天天基金“股+混合”市占率环比变动0.79个百分点、-0.39个百分点,股票型指数基金市占率环比变动1.24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非货市占率环比增长0.13个百分点、0.22个百分点。

从券商渠道来看,股混、非货保有规模市占率均提升,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市占率小幅下降,但仍占据半壁江山。券商“股+混合”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非货保有规模环比增加6.5%、9.9%、9.4%,市占率分别变动0.15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0.46个百分点。其中,“股+混合”方面,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保有规模维持在1200亿元以上,保有规模环比增长4.7%、5.3%,市占率分别下降0.03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位列3-5名。股票型指数基金方面,保有规模前3分别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

从银行渠道来看,非货、股混市占率双降,但股票型指数基金市占率在较小的基数下环比增长。上半年,银行“股+混合”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非货保有规模环比增长5.5%、38.7%、4.3%,市占率环比变动-0.14个百分点、2.38个百分点、-1.11个百分点。其中,招商银行稳居第一位,“股+混合”保有规模为4920亿元,环比增长19.9%,市占率环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为735亿元,环比增长26.3%,市占率环比提升0.35个百分点;非货保有规模为10419亿元,环比增长9.6%,市占率环比提升0.25个百分点。

公募基金三阶段费改的征求意见稿利好权益类基金、ETF基金,且券商的分类评价加分项中新增“上一年度代理销售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是否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或者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资产规模是否位于行业前10%、20%”的指标,由于券商在基金投顾、代销权益产品、ETF产品方面具备优势,未来代销保有规模的市占率有望继续提高。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刊于09月20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