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资产规模突破9000亿元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基金”)正经历重大人事调整。这家老牌公募机构在半年内接连完成总经理与董事长职位更替,9月23日公告显示,掌舵五年的王小青因工作安排卸任董事长,由今年5月刚接任总经理的钟文岳代行董事长职责。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以来招商基金已流失翟相栋、马龙、王岩等4位核心投研人才,叠加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这家背靠招商银行的公募巨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开履历显示,王小青自2020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后,同时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三职。在其任期内,公司公募及非货管理规模实现翻番,始终保持行业前十位置,权益、固收、指数、养老金等业务线均取得突破性发展。
图源:罐头图库
数据印证了发展轨迹:2019年底招商基金产品数量148只,管理规模3788.49亿元;至2024年底产品增至310只,管理规模达8840.41亿元。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突破9057.07亿元,但排名下滑至第12位。
业绩表现却呈现另一番景象。2020-2024年营收从32.35亿元增至53.08亿元,但净利润自2023年起连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6.81%。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规模合计占比78.68%,权益类产品占比不足20%。
天天基金网统计显示,2022-2024年招商基金权益类产品累计亏损594.08亿元,同期债券型基金净利润达332.14亿元。这种“债强股弱”的格局,在2025年上半年仍未彻底扭转。
代行董事长职责的钟文岳,其职业轨迹与招商系深度绑定。自1992年起,他先后在中农信、申银万国、招商银行等机构任职,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担任招商基金党委副书记等职,2023年调任招银理财总裁。
图源:罐头图库
当前钟文岳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人才流失危机。2025年以来,翟相栋、马龙、王岩等明星基金经理相继离职。其中马龙在任期间管理规模最高达876.18亿元,占债基总规模21.6%;翟相栋用三年时间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规模从0.4亿元做到超百亿元。
其次是产品结构失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货币型基金规模3737.87亿元,债券型基金3387.96亿元,而股票型基金仅1240.16亿元。这种“重固收轻权益”的特征,在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再者是业绩修复压力。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二季度亏损超50亿元,成为业绩拖累的典型案例。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指出:“前期权益市场低迷导致保守型产品占比过高,但随着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通过新产品发行实现结构调整。”
钟文岳上任后迅速启动组织变革。5月底,招商基金任命王景、朱红裕、陈方元三位副总经理级高管,其中朱红裕、王景均为投决会成员,此次晋升标志着投研骨干正式进入管理层。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分析:“投研骨干参与管理可缩短策略传导链条,内部晋升通道的打开有助于强化人才留存,这在行业‘抢人大战’中构成差异化优势。”数据显示,招商基金近一年新聘23位基金经理,在职基金经理总数达92人。
公司方面表示,未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丰富产品类型,补齐权益业务短板;二是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强化多元资产配置;三是完善人才“选用育管”全链条,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在当前A股市场回暖背景下,钟文岳能否带领招商基金实现业绩突围,市场正拭目以待。
图源:Wind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