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24”政策一周年之际,A股市场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昨日,市场以一场盛大的上涨盛宴,为这一重要时刻献上了厚礼。4458只个股的集体上扬,不仅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更彰显了A股市场的强大活力。
大盘低开高走,科技板块成为引领市场上涨的先锋军,全线爆发之下,主力资金净流入超过120亿元,一举结束了此前的净流出态势。截至收盘,沪指以0.83%的涨幅稳健前行,深成指则以1.8%的涨幅紧随其后,而创业板指更是以2.28%的涨幅领跑全场。
全市场范围内,4458只个股的上涨与88只个股的涨停,共同构成了这幅波澜壮阔的上涨画卷。而仅有853只个股的下跌,则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天的A股市场,无疑为四季度开了一个好头,让投资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回顾去年“924”政策出台后的市场表现,多部门联合发力,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大涨,让投资者记忆犹新。那么,今年的“924”一周年,市场是否会复刻去年的“疯牛”行情呢?
从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来看,A股市场确实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北证50指数暴涨158%,领涨全球市场;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到39%,深证成指涨幅更是超过60%,而创业板指更是以超过100%的涨幅直接翻倍。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A股市场的强大潜力和投资价值。
在市场规模方面,A股市场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24年9月24日的70.79万亿元,到2025年9月23日的103.92万亿元,一年时间内A股市值增加了33.13万亿元。这意味着A股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1/3,即一年时间内增加了大约12万亿元。而目前A股股民数量已超过2.4亿,人均赚了5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从行业板块来看,电子、综合、传媒三大行业以203.35%、177.08%、129.05%的涨幅领跑市场,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热点。而传统周期板块如石油石化、煤炭等则相对逊色,涨幅不足10%。这反映了市场资金对新兴产业的青睐和对传统产业的谨慎态度。
在个股表现方面,5431只股票中有5137只上涨,1435只翻倍。其中3倍股有170只,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汽车等行业;5倍股有38只,集中在半导体、创新药、CPO等领域。更有3只10倍“妖股”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涨幅王”。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A股市场中的个股机会同样丰富多样。
然而,并非所有股票都能在这场上涨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有240只股票下跌,占比4%,多集中在房地产、传统建材和部分消费板块。尤其是ST股,跌幅前三全是它们,这无疑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股市中,旧不如新似乎已成为一种大趋势。
那么,今年的“924”能否复刻去年的行情呢?从当前市场形势来看,难度较大。去年“924”政策出台时,市场处于低谷期(上证2700点),而现在市场已经涨超39%(上证3853点),估值修复基本完成。此外,政策着力点也有所不同。复刻去年行情需要新的甚至比去年更厉害的“组合拳”,但当前政策更偏稳健,比如化解债务、稳定资产价格等,而非爆发式刺激。
尽管如此,A股市场依然存在赚钱机会。无论是从成交额、5倍股、10倍股数量以及比例来看,市场都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尤其是节前、节后这段时间,历史数据显示上涨概率超过70%。因此,对于想短期博一把的投资者来说,这几天可以多盯盯市场动态。
对于四季度股市走势,高盛预测A股未来12个月还有10.8%的上升空间;也有机构预测四季度上证目标位在4000-4200点之间,涨幅5%-15%。从这些预测来看,市场依然存在上涨动力。投资者在选择方向时,可以紧跟政策支持方向、并购重组活跃的领域,比如AI、机器人、半导体等。
在时机选择上,投资者可以关注国庆前后节点以及10月份LPR窗口。这些时间点往往与市场走势密切相关,是投资者把握机会的重要时刻。
在AI风口上,长期来看收益可期。现在机器人、AI等硬科技已经落地应用,比如智能驾驶、AI医疗等,未来势必会带来可持续性的、大规模的收入增长。整个行业也在加大投资力度,微软公司、亚马逊公司、Meta公司等十年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总投入提高至超过5000亿美元。然而,当前科技股估值已经透支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流动性收紧,市场可能会有回调风险。
与此同时,AI服务商业化未跟上计算能力需求增长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贝恩最新报告中称,到2030年AI行业收入必须达2万亿才能覆盖成本,但现在看可能有8000亿缺口。而OpenAI确实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预计2029年才现金流转正。因此,AI长期是大趋势,但短期得悠着点,别追高;选股要看基本面、看业绩、研究财报。
与A股市场的火爆相比,楼市这一年则显得有些落寞。过去一年楼股命运截然不同,M1与M2增速差从-14%收窄到-2.8%,三四季度还有5.24万亿和1.66万亿定存到期。而8月A股新开户同比增加165%,上交所新开户数量达到265万户,较7月增长35%。这说明存款搬家依然在继续。
在楼市方面,1-8月份的数据已经发过了。主要看涨跌幅度的话,可以说新房市场还算平稳,但二手房市场则更难了。最热的新闻是中介雇砍价60万搞崩了房东心态。今天我小区业主群里还在集体emo,房价稳不住、卖不掉成为常态。房东、买家、中介开启互相折磨模式……
这次楼市调整跟过去任何一次都不一样,需要的时间自然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候都长。短时间反转很难实现。房地产牵扯的面太大、太深了,所以在楼股之间上面已经选了先顾后者。我们普通人需要做的就是拨开混沌、看懂大势、看透上头意图、看清这一切,然后抓住不可多得的机会。
但这些单靠一个人很难做到,需要很多人一起思考、探讨。因此我们坚持做私密群,在私密群里咱自己地盘不用顾忌,可以实时分享财经热点、金融逻辑、资金动向、政策方向……并且还会有直播。很多人看出来了今天我其实想聊的很多但最后还是删了很多私密群见吧。
★ 声明: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之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