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半导体产业链成为全天最耀眼的板块。科创50指数盘中涨幅一度接近5%,创业板指创下3年多新高,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飘红。在这轮行情中,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板块掀起涨停潮,无论是主动权益基金还是主题ETF均获得资金青睐,多只产品单日换手率突破50%,部分ETF成交额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当日盘面显示,芯片产业链内20余只个股涨停,诚邦股份、张江高科、通富微电等龙头股封死涨停板。港股市场同样表现强劲,阿里巴巴放量大涨超9%,中芯国际H股股价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江丰电子凭借其16纳米技术节点的批量供货能力,以及满足国内28纳米量产需求的技术实力,成为公募基金的“心头好”。截至二季度末,该股被308只基金产品持有,持股比例达16.56%,长城远见成长、东财时代优选等基金均将其列为前三大重仓股。
在涨幅超过10%的半导体公司中,模拟集成电路龙头杰华特二季度末基金重仓比例超过33%,京仪装备、华海清科等设备材料企业基金持仓比例均超25%。ETF市场方面,科创半导体设备ETF、鹏华科创半导体ETF等多只产品涨幅超9%,半导体材料ETF、产业ETF涨超8%。其中,国泰基金旗下科创半导体ETF单日成交额达19.87亿元,广发芯片设备ETF换手率更是一度突破122%。
消息面上,半导体行业近期利好频出。高盛将中芯国际H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83.5港元,指出中国AI芯片长期需求增长将使国内代工厂受益。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并计划追加投资以迎接人工超级智能时代。博时基金解读称,头部科技企业加大AI算力投入,将带动服务器、芯片、光模块等上游硬件产业链需求,强化市场对AI算力板块长期成长空间的预期。
华夏基金指出,本轮科技行情中资金先后聚焦海外算力、国产算力等板块,8月国内算力行情以芯片设计公司为主,而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环节近期迎来补涨。此前强势的CPO板块缺席普涨,进一步凸显半导体板块的补涨逻辑。
“近期半导体设备板块领涨并非偶然,而是市场选择确定性方向的结果。”华夏基金策略团队表示,目前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相关公司导入后业绩提升是大趋势;全球半导体景气度较高背景下,资本开支扩张利好设备材料企业盈利预期。财通基金基金经理沈犁指出,国内半导体产业自2018年起步,经历2019-2021年上行周期和2022-2024年下行周期后,目前已进入新一轮上行阶段。
沈犁强调,当前行业处于“第二上行周期”,投资布局需兼顾周期复苏方向与技术突破的细分领域。设计、封测、材料和设备等行业中,具备份额提升和技术突破能力的公司将成为重点。过去三年下行周期已筛选出真正兑现业绩的优质企业,通过财务数据和调研可有效识别长期成长性标的。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刘榕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