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博时基金高层换帅:十年固收辉煌后,新帅如何破局权益困境?

时间:2025-09-25 11:11:35 来源:市值Observation 作者:市值Observation



文丨徐风

近期,博时基金高层管理团队的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招商局集团公告,现任总经理张东被列为“拟进一步使用人选”,根据行业惯例,他或将接替江向阳出任博时基金董事长一职。

近年来,博时基金管理层变动频繁,2024年才最终确定总经理人选。在“一二把手”接连更替的背景下,如何提振权益类产品的表现,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管理层更迭再现,十年固收辉煌落幕】

作为博时基金的十年老将,董事长江向阳即将离任,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江向阳自2015年从证监会空降博时基金出任总经理,2020年4月升任董事长,至今已掌舵十年。据媒体报道,江向阳的卸任或与年龄有关,今年他将年满60岁。

江向阳执掌博时基金之初,正值固收类资产崛起的时代红利期。在他的带领下,博时基金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尤其是债券型基金规模迅速攀升,从2015年底的303.31亿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4201.67亿元,增长幅度超过12倍,奠定了博时基金“固收大厂”的行业地位。



博时基金固收类资产的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公司整体规模的增长和排名的提升。同期,公司规模从2059.25亿元增长至1.13万亿元,排名从第12名一度提升至2019年的第3名,仅次于天弘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然而,此后博时基金的排名出现下滑,目前位居第8名。

除了本次董事长职位的调整外,博时基金近年来管理层变动也较为频繁。2023年11月,原总经理高阳转投天弘基金,职位由董事长江向阳代理。2024年5月,张东正式接任总经理。

张东作为银行业老将,此前在招商银行任职长达30年,曾担任总行零售银行部、财富管理部等多个业务部门的领导职位。他出任博时基金总经理同样属于空降,此前并无公募行业管理经验。

时隔一年多,张东升任博时基金董事长,提振权益类产品的表现成为了摆在新掌门面前的首要考验。

【权益滑落,混基规模腰斩】

相对于固收领域的优势,近年来博时基金的权益类产品表现却难言乐观。权益资产作为公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资产管理机构”目标的重要一环,在规模上与固收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以混合型基金为例,作为权益类基金的代表,其在2021年的规模高峰时曾达1520.58亿元,但到2025年上半年便降至643.97亿元,相比高峰期降幅已经过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股票市场的逐步回暖,博时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规模还创出了阶段新低,尚未进入反弹通道。

与当前“债强股弱”的状况不同的是,早在2007年前后,权益类产品曾是博时基金的当家产品。

作为公募行业“老十家”之一,博时基金在2000年就成为行业首家规模破百亿的基金公司。2003年,由于抓住了“五朵金花”行情,博时基金名声大噪。2007年,乘着牛市行情的东风,博时基金规模曾突破2000亿元,仅次于华夏基金。

此后,博时基金的排名不断下滑,到2014年已经跌出前十。这与彼时的人事动荡有关,包括总经理肖风以及杨锐、邓晓峰、刘彦春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先后离任。在固收资产的发力下,博时基金的排名才逐步回升。

就博时基金今年权益净值表现而言,相较此前的低迷态势明显好转,值得肯定。但放眼整个公募市场,在百家争艳的市场环境下,博时基金并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产品。

仍然以混合型基金来说,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9月23日,今年以来排行榜前100名的收益率门槛达94.78%,排名首位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更是超过了2倍。而博时基金上榜的博时回报严选混合A收益率虽然达到了96.88%,却只排在了第88位。

在基金江湖,权益产品素来以净值论英雄,只有排名前列的基金产品才能获得更多曝光度和投资者关注,这也是造成行业二八分化的重要原因。

然而,博时基金的混合型基金仅仅跑赢了行业平均数。据Wind数据,近1年博时基金收益率为39.03%,略微跑赢38.03%的行业均值。

此外,从近3年时间维度看,博时基金仍有近40只混合型基金出现了亏损,其中有3只幅度在20%以上。

博时基金的混合型基金净值表现不突出,与基金经理的操盘风格脱不开关系。

【指数基金表现相对逊色,操盘风格成关键】

在股票市场的回升之下,曾鹏、陈鹏扬等昔日百亿级基金经理的部分在管产品中长期净值仍跑输大盘。

以陈鹏扬为例,作为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二部投资总监,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近一年取得了41.82%的整体收益,但也近乎与沪深300收益率持平。

同时,其管理的招牌基金博时成长领航A自2021年初以来的任职回报率仍亏损了19.23%,明显跑输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收益。

究其原因,这主要与基金经理的操盘风格密切相关。陈鹏扬作为偏稳健的价值蓝筹投资选手,持仓配置多为食品、农业、医疗等行业龙头,在以硬科技主题主导的市场环境下难以跑赢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博时基金其他以科技成长风格为主的基金经理净值波动较大。就比如曾鹏,作为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主导了公司科创团队的建设,其管理的整体产品净值在2021年底至本轮股票行情启动前的2024年8月底跌幅达48.4%,今年以来净值实现“翻身”,整体涨幅超50%。

另外,在头部公募中,博时基金的指数类基金表现相对落后。目前以指基为主的股票型基金仍在百亿级别,上半年规模为769.13亿元,而排名前十的均在1500亿元之上,排在榜首的易方达更是超过了8500亿元。

随着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出台,指数型宽基ETF迎来红利时代。当前可以说博时基金在头部公募中已经掉队,差距明显拉大。

就竞争格局而言,目前指基赛道基本已经固化,不仅头部公募占据绝大份额,二八分化越发明显,竞争也十分激烈。由于是被动型产品,渠道、品牌以及产品知名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些也是博时基金所欠缺的地方,比如在互联网渠道渗透不足、缺乏拳头产品等。目前博时基金没有一只ETF进入全市场前十,规模最大的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仅69.25亿元,距离头部动辄上千亿的宽基基金相差甚远,难以形成虹吸效应。

博时基金的内部管理问题也值得重视。比如2023年的掼蛋争议以及今年7月发生的员工数据泄露事件。就员工数据泄露事件来说,虽然博时基金第一时间选择澄清并报警处理,但也反映了公司内部管理疏忽。

随着博时基金一把手新老交替,如何扭转“债强股弱”的局面仍是未来较长时间的议题。新掌门张东由于长期任职招行,在权益操刀方面或经验不足。

博时基金在本次管理层调整后总经理职位出现空缺,待总经理人选落定形成新的领导班子后,权益方面的改革更加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