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胡宇城
2025年9月19日,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赛(温江站)正式拉开帷幕。这项自2010年创办的本土赛事,历经十五年沉淀,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自行车品牌赛事。当赛事第十次走进温江,骑行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成为串联城市生态、生活与消费的文化符号。
9月20日,骑行爱好者刘先生一家三口来到温江,开启周末家庭之旅。作为第三次参赛的老选手,他首次带着妻子和四岁儿子共同参与。‘今年新增的幼儿滑步车比赛和自行车博览会,让全家都能找到乐趣。’刘先生感慨道。
北林绿道环线赛道是赛事的核心载体。这条65公里的生态廊道中,11.7公里的‘黄金路线’被选为竞赛赛道。其‘水网、路网、绿网’三网融合的设计,将专业赛事需求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完赛后,刘先生一家前往鲁家滩湿地公园,这里集皮划艇、露营、徒步于一体,成为家庭游玩的热门选择。
次日,光华公园的自行车博览会吸引了全家目光。刘先生带着儿子参加幼儿滑步车联赛,用镜头记录下孩子独立拼搏的瞬间。这种‘赛事+休闲’的多元体验,正是温江‘半城烟火半城林’空间格局的生动体现。目前,鲁家滩北林绿道年接待骑行人群已超60万人次,‘骑行友好’成为城市新标签。
让刘先生一家印象深刻的,还有赛事背后的专业服务。为解决‘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温江区网约公交推出定制服务,采用‘固定线路+团体预约’模式,配备宽敞载物空间的车辆,满足携带自行车的需求。
作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温江年均举办10余项高端赛事。从半程马拉松的智能计时系统,到自行车赛的应急救援方案,专业化的赛事保障体系已形成闭环。这种能力,正是温江连续十年承办大型赛事的底气。
公共服务层面,温江正构建‘5—15—30分钟’运动健身圈。截至2025年,全区拥有全民健身路径500余条、大型体育场馆2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2024年新增全民健身设施32处。运动从专业赛场走向市民日常,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环境很美,骑行很放松,孩子玩滑步车不肯走,我们还逛了台湾美食节。’刘先生的体验,折射出温江文商旅体养融合发展的系统布局。今年7月,温江区出台《关于推进文商旅体养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生态活力区和成都银发经济核心区的决定》,明确构建‘高端赛事引领+全民健身普惠+新潮体育消费’的体育生态体系。
本次车迷赛通过‘赛事+博览会+生活季’的组合模式,不仅拉动短期消费,更培育了长期产业。以骑行运动为支点,串联装备、旅游、餐饮、文化等链条,形成‘以赛营城、产业反哺’的良性循环。赛事从‘输血’转向‘造血’,成为激活城市动能的新引擎。
透过这场赛事,我们看到了读懂温江的两个维度:对市民而言,这里提供‘全家各得其乐’的轻松体验;对城市而言,这是深化‘以体营城’、推动文商旅体养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国庆中秋‘村糖会’、乡村微度假生活大会等活动的延续,温江的城市魅力将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