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宁德时代市值破1.8万亿:曾毓群的全球电池帝国征途

时间:2025-09-29 12:20:10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当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进入'宁王时代',这位以'赌性'著称的掌门人正将棋盘扩展至整个新能源版图。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马吉英

见习记者 苗诗雨

编辑|马吉英见习编辑|张昊

头图来源|受访者

市值登顶:新能源王冠易主

2025年9月25日,A股市场见证历史性时刻:宁德时代股价盘中涨超4%,总市值达1.82万亿元,正式超越市值约1.8万亿元的贵州茅台。尽管次日股价有所回调,但雪球等投资平台上关于其海外布局与储能业务的讨论热度不减。

'储能预期持续升温,宁德时代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都保持领先,全球市场地位稳固,海外拓展更具想象力。'某机构投资者指出。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8.1%,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上半年储能电池产量稳居全球首位。

财务数据印证增长势头: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激增33.33%。

全球化攻势:从慕尼黑到世界储能大会

尽管已连续8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冠军,董事长曾毓群的行程表却愈发密集。9月初的慕尼黑车展上,他全程坐镇并亲自向奔驰、保时捷等欧洲车企高管推介新品,与往日匆匆亮相形成鲜明对比。


慕尼黑车展现场。来源:视觉中国

一周后的世界储能大会上,曾毓群宣布公司正推动人工智能、构网型储能等前沿技术融合。演讲次日,宁德时代股价连续多日飘红,市场用真金白银表达信心。

储能市场爆发为宁德时代提供新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量同比增超60%,头部企业订单集中度显著提升。券商预测其2026年电池规划产量将达1000GWh,较当年增长43%,可覆盖全球50%的锂电池需求。

双核驱动:动力电池与储能的十年博弈

回溯2011年创立之初,曾毓群便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战略。尽管早期储能业务因市场不成熟被视为'冒险之举',但公司次年即拿下宝马订单,随后与北汽、吉利等车企建立合作。

2017年成为转折点:宁德时代以17%市场份额超越日本松下和比亚迪登顶全球。此时储能业务虽占比仅3.86%,但核心技术储备已见成效——公司牢牢掌控电芯这一占成本50%-60%的核心部件。

政策红利在2021年后集中释放:国内多省强制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带动订单激增。凭借动力电池领域的品牌优势,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从2020年约20亿元飙升至次年136亿元,营收占比突破10%。


摄影:苗诗雨

技术投入构筑竞争壁垒:2014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800亿元,2024年达186亿元,接近腰部企业全年营收。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其储能系统可为客户带来全球市场14%、中国市场8%的内部收益率溢价。

价格战阴云:从内卷到全球化突围

行业剧变在2024年显现:储能招标报价两度刷新最低纪录至0.478元/Wh,较一年前腰斩。宁德时代当年营收出现上市后首次下降,储能业务营收同比下滑4.36%。

'技术同质化严重,资本推动下抄袭盛行,创新投入不足。'曾毓群公开批评行业乱象。数据显示,2022-2023年其产能利用率从95%骤降至60.5%,车企自研电池趋势加剧竞争。

海外战略:130亿欧元赌局

港交所募资的90%投向匈牙利工厂建设,折射出海外战略优先级提升。回溯2014年德国子公司设立,当时出海并非行业主流选择,但宝马订单背书助其打开欧洲市场。

2021年特斯拉预订45GWh电池的订单,对应近80万辆汽车用量,验证国际市场潜力。2020年海外营收占比达15.71%,是竞对的数十倍,曾毓群也因此登顶福建首富。

2023年底全员邮件定调'走向世界'战略,次年海外营收激增至1103亿元,占比提升至30.48%。德国图林根州工厂2023年投产,匈牙利100GWh工厂规划落地,斯特兰蒂斯西班牙项目推进中。


摄影:苗诗雨

'433产能阵型'彰显战略智慧:资源/市场优势地区各布局30%,技术优势地区占40%。2025年上半年境外业务毛利率29.02%,超越国内6.08个百分点。

终极目标:从'虚第一'到'Solid第一'

'现在的第一是虚的,要成为内外兼修的Solid第一。'曾毓群坦言。面对欧洲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带来的万亿市场,宁德时代正以技术授权、本地建厂等多元模式深耕海外。

这场涉及130亿欧元海外投资、横跨三大洲的产能布局,或将决定全球新能源产业未来十年格局。当行业还在价格战中挣扎时,'赌性坚强'的曾毓群已带领宁德时代迈向更辽阔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