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年量化CTA新规实施,十强私募榜单揭晓

时间:2025-09-29 12:09:23 来源:私募排排网 作者:私募排排网

2024年,证监会正式推出《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标志着股票市场量化交易率先迈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25年6月,证监会进一步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明确将于10月9日起正式实施,期货市场量化交易自此迎来全面政策监管时代。

期货市场T+0、多空双向、杠杆交易等特性与程序化交易高度契合。过去十年间,程序化交易在国内期货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张,成为众多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工具。随着新规落地,量化交易在期货市场有望开启全新发展篇章。

在私募领域,量化CTA作为一种基于量化模型的期货投资策略,凭借其与股债市场的低相关性及独特收益特征,在股债震荡环境下成为资产配置的优选方案。例如,在2021年至2024年底的震荡下行行情中,量化CTA策略显著跑赢股票策略的主观多头与量化多头。

然而,2025年在权益市场回暖的背景下,量化CTA策略的上涨弹性明显弱于其他策略。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399只有业绩显示的量化CTA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仅为10.84%,而同期2544只主观多头产品收益均值高达34.59%,831只量化多头产品收益均值达37.05%。

那么,2025年私募行业中哪些量化CTA策略表现亮眼?本文将按不同管理规模区间,梳理量化CTA产品年度收益十强榜单,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同一私募旗下多只产品仅选取收益最高者参与排名)

50亿以上规模:信弘天禾、宏锡基金领跑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管理规模超50亿的头部私募中,量化CTA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7.63%,正收益占比达87.10%。收益前三的产品分别来自信弘天禾、宏锡基金、洛书投资。

信弘天禾章毅管理的“信弘CTA1号量化A类份额”以***%的收益位居榜首。章毅为复旦大学学士、Flinders大学硕士研究生,拥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及国富期货有限公司的丰富从业经验。

[应监管要求,私募产品收益数据以***替代]

今年5月,章毅在复旦-中科大量化交易研究大赛启动仪式上表示,量化交易是金融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中国量化市场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未来潜力巨大。

宏锡基金刘锡斌管理的“宏锡量化CTA32号”以***%的收益紧随其后。刘锡斌拥有10年以上量化CTA策略研究经验,现任宏锡基金总经理,负责策略研究与风险管理。

宏锡基金8月月报指出,商品市场波动率处于压缩周期,部分品种波动率降至三年乃至十年低位,CTA策略在低波环境中积蓄力量,具备潜在布局价值。

20-50亿规模:会世私募、细水资产表现突出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管理规模20-50亿的私募中,量化CTA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6.42%,正收益占比达93.94%。收益前三的产品分别来自会世私募、细水资产、钧富投资。

会世私募张议夫管理的“会世元启CTA1号B类份额”以***%的收益夺冠。张议夫为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曾就职于大型量化对冲基金,擅长CTA与套利策略,2018年创立会世资产。

细水资产王宏渊管理的“细水居22号B类份额”以***%的收益位居第二。王宏渊自1997年进入证券市场,兼具主观与量化策略投研经验。细水资产成立于2018年,注重长期复利价值。

10-20亿规模:双隆投资旗下产品领先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管理规模10-20亿的私募中,量化CTA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11.04%,正收益占比达97.56%。收益前三的产品分别来自双隆投资、无量资本、共青城广聚星合私募。

双隆投资李隽、李楠管理的“双隆-隆云1号”以***%的收益夺冠。双隆投资聚焦CTA策略,构建全周期CTA策略体系,为投资者创造竞争力回报。

5-10亿规模:富犇投资表现优异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管理规模5-10亿的私募中,量化CTA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7.45%,正收益占比达84.21%。收益前三的产品分别来自富犇投资、华睿千和、上海富励业私募。

富犇投资李喜喜管理的“富犇-得宝1号”以***%的收益夺冠。该产品成立于2017年12月,回撤控制优秀,今年4月策略变更为量化CTA后净值创新高。

0-5亿规模:京盈智投、信成(北京)私募夺冠亚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管理规模0-5亿的私募中,量化CTA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14.15%,正收益占比达83.05%。收益前三的产品分别来自京盈智投、信成(北京)私募、智信融科。

京盈智投谢黎博、张枫管理的“京盈智投博益A类份额”以***%的收益夺冠,信成(北京)私募孙贵晨管理的“信成金台4号”以***%的收益实现翻倍。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本文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管理人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本文排行均为内部评定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