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新光光电董事长留置背后:三年亏损超1.3亿,募投项目延期

时间:2025-09-29 18:07:32 来源:财经下午茶 作者:财经下午茶


军工行业因其高门槛和复杂特性,始终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新光光电(688011.SH)因董事长被留置、业绩持续亏损以及募投项目延期等问题,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9月28日晚,新光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河南洛阳嵩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康为民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康为民被实施留置措施。目前,公司由副董事长王玉伟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副总经理曲波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

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与新光光电注册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相隔约2000公里。此次留置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公司业务与洛阳关联的猜测。


学界到商界的传承

新光光电成立于2007年,是东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管理总部位于哈尔滨,并在北京、深圳、惠州、武汉、西安、洛阳、南京设有分子公司和研发机构。公司专注于为武器系统研制提供光学制导、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光电专用测试以及激光对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

董事长康为民出生于光学世家,其父康松高是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曾参与创建哈工大光学专业。康为民本人也延续了父辈的科研路径,1986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从事光学研究与教学。2007年,他在带领课题组进行课题攻关时,注册成立了新光光电,走上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之路。

2019年,新光光电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然而,上市后的公司业绩却并未如预期般增长,反而陷入了持续亏损的泥潭。



上市即巅峰,业绩持续亏损

新光光电的业绩在上市前后出现了明显的“变脸”。上市之前的2018年,公司业绩达到历史顶峰,当年营业收入为2.08亿元,是营业收入突破2亿元的唯一一年。然而,此后各年度营业收入均在2亿元以下,且近年来长期未能走出亏损泥潭。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新光光电营业收入分别为1.50亿元、1.62亿元和1.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7.17万元、-3916.79万元和-6795.84万元,合计超过1.3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扩大。扣非净利润更是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为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28.08万元,同比下滑58.77%;归母净利润为-2078.73万元,同比下降16.35%。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系统收入同比上年下降65.89%,主要系公司承接的系统级项目尚处于生产及装调阶段,已交付客户的产品涉及到大系统的联调、测试,项目验收周期长,未达到验收条件。


尽管营收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新光光电仍通过加强费用控制和应收账款管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净利润的下降幅度。此外,半年报显示,公司目前在手及意向订单约1.53亿元,为后续业绩恢复提供一定支撑。

应收账款高企,回款周期长

与一些从事军工行业的企业类似,新光光电也面临着应收账款高企的问题。根据财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1,255.93万元,应收票据余额324.83万元,合同资产账面余额2,390.99万元,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126.45%。

公司解释称,应收账款余额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所处军工行业所决定的。国防军工武器装备产业链相对较长,最终用户向总体单位提出采购要求,总体单位再向其装备及配套单位提出采购需求。在货款结算时,由于总体单位终端产品验收程序严格和复杂,一般结算周期较长。最终用户根据自身经费和产品完工进度安排与总体单位的结算,总体单位再根据自身资金等情况向其装备及配套单位结算,使得销售回款周期普遍较长。

另一方面,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受最终用户采购计划性较强的影响,公司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由于年末尚未到回款期,导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相对较大。

2024年年报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3,395.95万元,应收票据余额1,041.25万元,合同资产账面余额2,544.91万元,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56.93%。这样看来,整个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要账”方面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募投项目进展缓慢,闲置资金买理财

新光光电在招股书中表示,2019年首发上市募集资金8.65亿元,主要投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批产线升级改造及精密光机零件制造项目(项目一)、睿光航天光电设备研发生产项目(项目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前两个项目建设期为2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期为3年。也就是说,这三个项目本应在2021到2022年完工。

然而,截至2025年6月末,新光光电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1亿元,累计投入进度为47.42%。在数次公告延期后,公司表示,项目一及项目二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项目三则延期至2026年12月。公司对此归因为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总体单位、最终用户不可控因素等影响。

具体来看,项目一、项目二及项目三的累计投入金额分别为294.9万元、1.13亿元、4097.19万元,投入进度分别为1.18%、49.23%、30.21%。如此“磨洋工”,自然引发了监管的关注。上交所在今年7月的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解释募投项目进展缓慢且多次延期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在对应的回复中,出现得最多的就是五个字:“不可控因素”。以项目三为例,近几年,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参与并跟研了部分型号武器装备,但受总体单位和最终用户不可控因素影响,部分研发项目进度推进缓慢,短期内研发项目对固定资产质量和数量的增加需求迟缓,为避免固定资产闲置,公司审慎推进设备购置和科研场地改造翻新工作。

在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公司多次公告利用闲置募集资金理财。今年8月28日,公司公告将使用不超过5.4亿元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而去年这个时候,公司也发了类似的公告,资金同样也是5.4亿元。

一边是项目不断延期,一边是闲置资金买理财,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不过公司在半年报里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由年初的5.64亿元,下降至年中的4.41亿元,降幅还是很显著的。


图片来源:半年报


尾声

董事长被留置,连续三年亏损累计超1.3亿元,募投项目一再延期,新光光电正面临多重考验。尽管公司在手订单提供一定支撑,应收账款管理初见成效,但在军工行业高门槛与漫长周期的现实下,未来方向取决于管理层的应变能力、项目转化的效率,以及核心客户订单的落地速度。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