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连平解析:四季度稳增长政策举措与经济形势分析

时间:2025-09-30 15:05:02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连平、刘涛、王运金(连平系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可概括为“四个确定”和“三个不确定”。“四个确定”包括:世界经济复苏压力增大、关税驱动美国通胀反弹、美国经济处于强弱换档期、美联储开启第二阶段降息。而“三个不确定性”则涵盖:中美对等关税谈判悬念、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年内降息频率和幅度。四季度,外部环境复杂交织,可能搅动全球资本流动、市场汇率和外贸格局,给中国经济带来结构性压力和挑战。

国内需求积弱,产能结构性过剩,通缩压力及预期不稳等问题依然突出。三季度以来,部分经济金融指标表现不佳:

一是基建投资增速下滑,拖累投资增速。1-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降至0.5%,其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下降至2.0%,连续四个月逐月下降。短期受基建投资资金错位、高温暴雨等因素影响;中长期则因“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大量存量项目进入建设后期,而“十五五”规划新项目尚未大规模启动,出现项目衔接空窗期,“缺优质项目”成为基建投资增长的核心矛盾。

二是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持续走低,风险犹存。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11%,跌幅扩大;销售额降幅超过销售面积。库销比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商品房去库遇阻。中长期结构性因素、通缩环境导致市场止跌走稳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跌势扩大,1-8月累计同比下跌12.9%,房企资金状况边际走弱,偿债压力依然不小。

三是信贷增长明显偏弱,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低。7月信贷减少500亿元,为2005年7月以来首次;8月仅新增5900亿元,低于去年同期。1-8月新增信贷1.34万亿元,为近五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居民短期信贷减少,消费需求整体较弱;企业中长期信贷同比少增,投资意愿减弱。

四是在国际输入性因素与国内需求偏弱的综合影响下,通缩压力仍不容忽视。8月CPI同比回落至-0.4%,PPI同比为-2.9%,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并存,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已连续5个月低于-3.0%。

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避免阶段性滑坡,保障实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提出如下六项政策建议:

建议一:提前下达明年政府投融资额度,实现财政资源前置使用。四季度尽快完善、下达“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清单,加快地方专项债、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与资金落地。明年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升至4.5万亿元以上,建议四季度提前下达1.5-2万亿元额度,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同时,提前下达明年的化债额度,提早完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缓解流动性压力,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

建议二:货币政策继续释放积极信号,配合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建议央行四季度考虑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适时购入国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同时,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近1万亿元流动性,支持政府债券前置发行。适时下调政策利率,推动存款利率适度下调,降低政府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与各类专项再贷款利率,支持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建议三:降低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门槛,规范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操作。建议进一步降低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利率,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的适用机构范围,适度扩大质押品范围。建立健全汇金公司运行机制与制度安排,提升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增大汇金公司资产规模,提高其用于稳定资本市场的可用资金规模。

建议四: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优化个人住房财税优惠政策。建议四季度在LPR下行的同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中长期利率。大城市商业银行可适当减少二套房贷款加点利率幅度。适度减免保障性租赁住房税费要求,对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降低税率。加快推动“白名单”机制相关信贷额度落地,多渠道推动房企资产重组。

建议五:追加消费品以旧换新额度,扩大补贴范围。建议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品类,将体育与文化设备、家电及数码产品等纳入补贴范围。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地方发放消费券。下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利率,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改革相关税制,提升中高净值群体消费意愿。

建议六:强化财政与金融支持,优化退税服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建议沿海出口大省设立专项应急基金,向受损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承保能力。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降低融资成本。继续落实“离境即退税”政策,提高退税政策覆盖面。设立国际展会专项资金,助力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对于出口企业失业员工,延长失业金领取期,提高失业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