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药捷安康暴跌2000亿港元:指数基金泡沫下的“第一滴血”

时间:2025-09-17 21:14:35 来源: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王鑫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药捷安康-B(06185.HK)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资本游戏:单日股价振幅高达124%,市值从峰值2700亿港元暴跌至762亿港元,近2000亿港元市值灰飞烟灭。这场剧烈波动不仅暴露了港股创新药板块的泡沫风险,更将指数基金被动配置机制下的接盘隐患推至台前。


市值蒸发2000亿:创新药企的过山车行情

作为江苏生物科技企业,药捷安康成立于2014年,2025年6月登陆港交所。公司专注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的小分子疗法研发,但财务数据显示其尚未产生营收: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75亿元、1.23亿元,研发费用累计达3.42亿元。

尽管持续亏损,公司股价却在9月16日创下679.5港元的历史天价,较发行价13.15港元暴涨50倍,对应市值2700亿港元。这一疯狂表现源于三重因素: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走强、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乳腺癌Ⅱ期临床许可、以及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标的。

然而,当日午后股价突然崩盘,最终收于192港元,跌幅达53.73%。全天成交45.43亿港元创历史纪录,大量资金成为高位接盘者。截至9月17日收盘,股价虽反弹8.96%至209港元,但追高投资者损失仍超60%。


纳入港股通后的“妖股”炼成术

药捷安康的暴涨暴跌并非偶然。其总股本3.969亿股中,IPO全球发售仅1528万股(占比3.8%),其余96.2%为上市前投资者和基石投资者锁定。实际流通股本仅549万股,自由流通量1.38%,形成“高波动+低流通”的空心化结构。

更关键的是纳入港股通带来的资金洪流。9月8日调入港股通后,多只创新药ETF被动配置该股。据测算,汇添富、工银、鹏华等9只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合计为药捷安康带来近10亿元被动买盘。截至9月16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409.95万股,占流通股本74.67%,持仓市值8.68亿港元。


ETF接盘争议:被动投资的主动风险

这场资本闹剧暴露了指数基金的潜在风险。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每季度调整成分股,9月8日将上市不足3个月的药捷安康纳入。该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企业表现,但将尚无三期临床药物、无海外授权合作的药企纳入,引发市场对指数编制规则的质疑。

更深层的担忧在于,部分市场参与者可能通过操纵市值、成交量等指标,使标的符合港股通纳入条件,再借道ETF将筹码转嫁给内地投资者。数据显示,9月16日药捷安康在汇添富、工银等ETF中的市值占比达2.62%,跳水后这些ETF净值大幅回撤,基民成为主要受损群体,已有投资者组建维权群。


泡沫缩影:指数投资时代的清醒剂

药捷安康事件堪称指数基金牛市中的“第一滴血”。当公募基金从主动管理转向被动配置,当散户资金通过ETF涌入市场,机构可能利用流动性缺口和指数调整规则实现高位套现。这种新型“割韭菜”方式,将被动投资的风险暴露无遗。

全球创新药研发成功率仅12.69%,而药捷安康尚无药物进入三期临床,其千亿市值显然脱离基本面。此次暴跌为投资者敲响警钟:即便是被动投资,也可能因标的筛选机制缺陷和流动性错配,演变为主动接盘游戏。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