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国庆长假期间,中芯国际领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

时间:2025-10-08 20:08:41 来源:看财经show 作者:看财经show

国庆长假期间,A股市场休市,但港股市场上的中国半导体“老大”——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却迎来了令人瞩目的暴涨行情,25万股民为之兴奋。

10月2日,港股中芯国际股价暴涨12.7%,市值一举创下历史新高;紧接着,10月3日,股价再次上涨1.39%,续写辉煌篇章。

国庆长假期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持续升温。

不仅仅是中芯国际,港股市场的另一家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华虹半导体,也在这段时间内大放异彩。10月2日、3日,华虹半导体分别上涨7.12%、2.1%,市值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市场的晶圆代工企业也纷纷迎来上涨行情。美股市场的台积电,在10月1日大涨3.05%,总市值创出历史新高;韩国股市的三星电子,也在10月1日、2日分别上涨2.5%、3.49%,创下了自2021年1月以来的新高。

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利好。

半导体产业链大致可分为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三个环节。其中,晶圆代工技术门槛较高,也是中国发力国产替代的重要领域。数据显示,二季度晶圆代工行业业绩暴增,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全球纯晶圆代工行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主要得益于强劲的AI需求和中国补贴政策。



图片为AI生成

在市场份额方面,台积电、三星电子和中芯国际分别位列前三。与此同时,存储芯片“缺货潮”愈演愈烈,进一步拉动了晶圆代工的需求。9月28日,财联社援引消息称,DRAM及NAND闪存市场都出现缺货,且缺货情况较此前预测更为严峻,预计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存储行业多家厂商都相继开启调价。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也是半导体板块市值老大,自然直接受益于晶圆代工的全球性景气上行。

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中芯国际这家公司的情况。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芯国际接下来的表现很可能非常乐观。先看中报数据:上半年收入323.48亿元,增长23.1%,净利润23.01亿元,增长39.8%。虽然第二季度营收环比下降1.56%,净利润环比下滑30.37%,但最新披露的第三季度收入指引是环比增长5%到7%,2025年全年目标或可超越同行平均值。

中芯国际此前因降价导致利润变薄,但现在,降价的不利因素已经消除。据集邦咨询分析师钟映廷介绍,过去两年由于产业库存调整与中国成熟制程产能大量开出,造成供过于求现象,各晶圆代工厂为了抢订单而纷纷实施削价竞争策略,使得代工价格走跌。不过,从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中国晶圆代工厂基于中国消费国补带动客户拉货、美国关税提前备货等因素,八英寸与十二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急速上升,部分厂商甚至达到接近满载状态,因而不再有大幅降价求单情况。

钟映廷认为,从下半年看,由于八英寸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高位,部分厂商启动涨价措施,希望通过涨价能够改善毛利表现,市场环境对中芯国际较为有利。

不过,目前中芯国际的估值确实已太高。

A股市盈率达到257.51倍。如果节后再拉涨,市盈率会更高。晶圆代工本质上是重资产、高资本支出的制造业生意。这样的生意模式决定了其抗风险能力并不强。即便有强科技属性,但放眼全球资本市场,很难给这样“重”的生意如此高的估值。

以台积电为例,最近5年市盈率最高时仅为39.93倍。从逻辑上讲,作为晶圆代工商,台积电估值是远远低于设计厂商英伟达的,英伟达最近5年市盈率最高时能达到244.75倍。那是因为,英伟达不用承担制造业重资产的巨额投入,芯片设计是纯智力投入,所以半导体在产业链中,设计厂商可以获得比制造厂商更高估值。

不过现在,中芯国际的市盈率已经追上国内半导体设计龙头了。我们前面提到中芯国际当前市盈率257.51倍,而A股半导体板块市值第二、仅次于中芯国际的算力芯片设计公司海光信息,目前市盈率也仅257.62倍。轻资产的海光和重资产的中芯国际市盈率基本相当,这个估值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这确实值得市场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