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与恒生银行跨越六十年的股权关系即将迈入全新阶段。10月9日,两家金融机构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汇丰银行计划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控股的恒生银行。作为恒生银行目前持股63.36%的大股东,汇丰此举将终结恒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超过半个世纪的上市历史。
成立于1933年的恒生银行,凭借250余个服务网点稳居香港四大银行之列。1969年创立的恒生指数更成为香港股市的代名词。尽管长期保持品牌独立运营,但此次私有化后,虽然品牌与分行网络将继续保留,其上市地位却面临终结。
资本市场对这桩收购反应热烈。10月9日公告发布当日,恒生银行股价早盘高开后迅速拉升,盘中涨幅一度逼近30%,最终以26.22%的涨幅收于149.80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反观汇丰控股,因预计需消耗大量资本完成收购,当日股价下跌6.06%至103.90港元。
根据协议安排,汇丰将以每股155港元现金收购剩余股份,较公告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116.5港元溢价33%。这一溢价率远超行业水平:2014年新加坡华侨银行收购永亨银行时溢价仅1.6%,2008年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53.12%股权的每股价格也仅为156.5港元。
按此价格计算,恒生银行整体估值达2900亿港元,相当于2025年上半年账面价值的1.8倍。汇丰强调该报价为最终价格,且高于恒生过去三年半的最高股价,充分体现收购诚意。
关于股息分配,恒生银行明确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不受影响,但10月9日后宣派且记录日期在计划生效前的股息将从收购对价中扣除。董事会已成立由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委员会,对收购方案的公平性进行审查。
此次收购被视为汇丰对恒生的第二次战略支援。1965年香港银行业挤兑危机中,恒生银行单日流失六分之一存款。危急时刻,汇丰以5100万港元收购51%股权,帮助恒生渡过难关。
当前恒生正面临新的挑战。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30.46%至68.80亿港元,不良贷款率攀升至6.69%。其中,香港商业房地产领域贡献了25.40亿港元的预期信贷损失,主要受非住宅物业供过于求影响。
汇丰预计交易完成首日将影响资本约125个基点,计划通过内部资本增长及暂停股份回购,在三个季度内将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恢复至14.0%-14.5%目标范围。集团行政总裁艾桥智强调,将保留恒生品牌与传统,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这代表汇丰对香港经济的重大投资,"艾桥智表示,"我们看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连接内地市场的超级联系人角色。"此次收购若获通过,不仅将重塑香港银行业格局,更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整合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