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英特尔1.8纳米芯片晶圆亮相:18A工艺能否重振行业地位?

时间:2025-10-10 10:02:40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0日讯(编辑 史正丞)作为全球芯片行业的老牌巨头,英特尔近年来面临激烈竞争,正通过新一代先进制程技术谋求突围。本周四,英特尔正式展示了其首款采用1.8纳米(18A工艺)的PC芯片晶圆,向苹果、高通、AMD及台积电等竞争对手发起强势反击。

根据英特尔发布的官方照片,今年3月新上任的CEO陈立武亲自现身亚利桑那州工厂,手持代号为Panther Lake的新一代酷睿处理器晶圆。这款芯片不仅是英特尔18A工艺(18埃米,相当于1.8纳米)的首发产品,更集成了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A)和背面供电网络(BSPN)两大行业创新技术。

技术参数显示,18A工艺相比Intel 3制程实现显著突破:频率提升15%,晶体管密度增加1.3倍,或在同等性能下降低25%功耗。与上一代Lunar Lake芯片相比,Panther Lake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50%;而与Arrow Lake-H处理器相比,同等性能下功耗降低30%


英特尔透露,Panther Lake的应用场景将超越个人电脑,拓展至机器人等边缘计算领域。基于18A工艺的至强6+服务器处理器也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发布,进一步巩固其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地位。

面对苹果M系列芯片和高通骁龙PC芯片的双重压力,Panther Lake被视为英特尔技术实力的关键证明。据披露,该芯片将于今年在亚利桑那Fab 52工厂启动量产,首款SKU预计年底前出货,2026年1月全面上市。详细参数有望在明年1月的CES展会上公布。

为争取客户信任,英特尔近期频繁邀请合作伙伴参观Fab 52工厂,并推广其芯片代工方案。然而,分析师指出,多数企业希望先确认英特尔能否稳定生产计算机芯片,再考虑将智能手机或AI系统代工业务交予其手

尽管英特尔未公开Fab 52的良率数据,但去年底的消息显示,其18A工艺良率不足10%,而竞争对手台积电的2纳米芯片良品率已达30%。这一差距引发业界对英特尔制造能力的质疑。

行业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首席分析师本·巴亚林认为,英特尔需通过18A工艺说服客户提前预订下一代14A芯片制造技术。若未能达到预期,其数百亿美元的芯片制造计划可能面临失败风险

英特尔曾计划于2028年投产14A技术,但警告称若无法赢得客户订单,将放弃该工艺开发。这意味着亚利桑那工厂需在短期内证明自身可行性,否则这家芯片巨头可能再度陷入危机。

巴亚林总结道:“英特尔终将面临关键抉择——判断自己是否具备持续成功的能力。”这一判断不仅关乎公司未来,更将影响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