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汽车(下称“极星”)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家直营店“倒下”了。
10月13日,极星汽车正式关闭了其国内仅存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该店位于上海前滩L+Plaza。这一消息标志着极星在中国市场的直营渠道全面收缩。
吴迪摄
对此,极星方面回应称,公司正在战略性地调整在华业务模式,以更好地契合中国市场多样化、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虽然暂时关闭了上海的门店,但极星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均不受影响,车主的权益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极星相关负责人表示。
然而,实际情况似乎并不乐观。极星汽车官方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主要采取线上销售模式。但《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注意到,在线购车系统已悄然关闭,消费者若想试驾,需通过电话预约。随着最后一家直营店的关闭,极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似乎也开始停滞。
回顾极星在中国的扩张历程,不难发现其曾经的雄心壮志。2023年年底前,极星在中国拥有的门店数量已达到55家。至2024年年底,这一数字计划将翻倍至约120家,并在2025年将超180家,覆盖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且计划将按功能不同划分不同属性的店。
但从2025年开始,极星的门店数量开始快速下滑。截至7月,仅剩前滩1家门店。两个月后,最后这家门店也没能撑住,正式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关闭的同时,极星汽车中国区的管理层也经历了大规模的离职潮。包括极星中国区总经理吴慧静在内的多位管理层人员均已离职,这无疑给极星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门店快速关闭的根本原因在于销量恶化。自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极星始终未能明确自身定位,其在华销量持续恶化。2021年至2023年销量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2024年上半年达到1612辆。
今年销量数据再次恶化。懂车帝的销量榜上,记者仅查询到8月份极星4在国内售出5辆,其余车型均未有销售记录。而9月的单车型数据还未公布,结合此前销量数据,极星前8个月在国内的销量不足百辆。
销量低迷与品牌定位混乱有一定关联。极星产品价格区间覆盖过于广泛,从超豪华到主流市场均有涉足。2018年品牌首款车型极星1入市,定位高性能插电混合动力轿跑,定价高达145万元,且全球每年限量500辆,直指超豪华领域;两年后推出的极星2,则将起售价降至29.98万元,转而切入主流市场核心区间。
2022年发布的极星3,起售价拉升至近70万元,再度回归超豪华市场;而2023年推出的极星4,又将价格降回30万元级别。此外,官方预告的极星5和极星6,分别对标保时捷Panamera与911,其中极星6概念车预售价高达168万元。这种频繁的价格调整,无疑让消费者对极星的品牌定位产生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