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荷兰为何制裁中国芯片企业?深度解析背后的利益博弈

时间:2025-10-20 09:05:42 来源:诗与星空 作者:诗与星空

在全球国际时政格局中,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国家行为模式往往存在显著差异。当面对类似荷兰制裁中国芯片企业这类事件时,从文明基因的维度分析往往能获得更清晰的认知框架。海盗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思维差异,在此类国际博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海盗文明遵循丛林法则,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而农耕文明更注重长期战略布局。这种本质差异在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制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所谓"保障供应链安全"为由,荷兰政府依据《商品供应法》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调整权限长达一年,并通过司法手段解雇中方首席执行官张学政,同时任命具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独立董事,将中资持股交由第三方托管。

这种短视行为恰如韩非子两千五百年前的预言:"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当前荷兰的作为,与这番警示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面对无理制裁,中国立即展开精准反制。中方宣布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元器件,该禁令已正式生效。这一举措直指要害——安世半导体虽非英伟达那样的高端芯片制造商,但其年产量达500亿颗的性价比芯片,是宝马、大众等国际车企的重要供应商。


对比德国英飞凌的应对策略,更显荷兰决策的短视。英飞凌明确提出"在中国,为中国"的经营战略,强调其技术完全自主且在德国注册,不含美国技术成分。这种务实态度与荷兰形成鲜明对比,也解释了为何大众能成功投资江淮汽车,并在俄罗斯接手马自达、雷诺退出后的工厂——现在俄罗斯市场销量最好的皮卡是江淮产品,小型SUV"莫斯科人"也源自江淮技术。


安世半导体的命运转折始于2019年闻泰科技的收购。随着荷兰制裁升级,这家中国企业迎来严峻考验。今年初,公司更遭遇上交所公开谴责,实际控制人张学政及其关联方存在三大违规:

1. 隐瞒一致行动关系:2017年"茅某英"账户买入4300万股成为前十大股东,闻天下帮助融资且存在经济关联,但年报未披露一致行动关系

2. 信息披露违法:2017-2019年年报隐瞒前十大股东关联,持股达30%后继续增持未履行要约收购义务

3. 违规减持:2019年末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92%股份,未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且超比例限制


制裁背后隐现美国因素。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将136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包括闻泰科技和中芯国际。这使闻泰科技成为继欧菲光后第二家被列入苹果供应链黑名单的中国企业。2021年欧菲光被剔除供应链后,将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公司100%股权及江西晶润光学打包出售给闻泰科技。苹果虽曾转向越南,但因疫情导致产能不稳,最终又回归中国供应链。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闻泰科技展现战略韧性。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

  • 营业收入253.41亿元,同比下降24.56%
  • 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237.36%
  • 扣非净利润3.35亿元,激增360.51%

第二季度业绩尤为突出,归母净利润达2.12亿元,同比增幅7215.97%。这种V型反转得益于战略转型:剥离产品集成业务(ODM),聚焦半导体领域。当前半导体业务贡献85%利润,成为绝对盈利支柱。


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二极管晶体管全球第一,标准逻辑器件全球第二,小型号MOSFET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汽车类POWER MOSFET市场地位仅次于英飞凌。在智能驾驶时代,其汽车半导体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

然而荷兰的粗暴干涉,仍为闻泰科技的未来发展蒙上阴影。这场制裁与反制的博弈,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折射出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文明碰撞与利益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