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9月居民存款激增近3万亿,存款搬家节奏为何放缓?

时间:2025-10-20 08:40:04 来源:郭施亮 作者:郭施亮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数据变化图

住户存款与非银存款的数据变化,常被视为观察居民资金流向的重要指标。今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与此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一组数据的变化,清晰反映出当时部分资金正加速流向权益市场,居民存款搬家的热情高涨。

然而,这种热情并未持续太久。进入9月,两组数据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9月,居民存款大幅增加2.96万亿元,同期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则下降了1.06万亿元。与7、8月的数据相比,存款搬家的节奏明显放缓,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再度下降,表明部分资金可能正从权益市场回流至银行存款渠道,居民存款投资权益市场的热情似乎有所降温。

一方面,A股市场指数屡创新高;另一方面,居民存款搬家的热情却在降温。这两者之间并未形成正向关系。那么,在居民存款搬家暂缓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与住户存款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流向更能直观反映权益市场对存款资金的吸引力。

非银行金融存款,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基金公司资金、期货公司保证金账户等。简而言之,如果非银行金融存款持续净流入,那么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存款资金正加快流向股市、基金、期货等投资渠道,居民存款多元化投资的意愿显著升温。反之,则可能反映出部分资金正从权益市场回流至存款等渠道,也可能意味着权益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下降,资金投资权益资产的热情降低。

在市场指数屡创新高的背景下,为何存款搬家节奏会突然放缓?

观察今年8月以后的股市表现,我们发现,从8月下旬开始,A股市场便步入高位震荡的走势。以上证指数为例,最近一个月时间内,其主要波动区间在3730点至3900点之间,市场展开宽幅震荡行情。

尽管期间市场指数创出了反弹新高,但与今年6、7月份的市场行情相比,整体投资难度大幅提升。不少投资者反映“赚了指数,不赚钱”。

今年4月份以来的牛市行情,更倾向于结构性牛市,而非前些年的齐涨齐跌行情。这样一来,在A股赚钱的难度显著提升。如果抓不住投资主线,找不到市场的投资风口,那么很可能会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

整个8月份、9月份,能够跑赢市场指数的投资者并不多,能够赚到可观投资利润的投资者更是寥寥无几。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考虑,在权益市场赚不了钱,还不如把钱搬回银行存款,或者投资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渠道,以获取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率。

回顾这一轮牛市行情,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24年9月中下旬至2024年10月8日,这个阶段只有半个月时间,但市场基本上呈现出普涨的走势。不少股票的大部分涨幅基本上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半个月近千点的上涨空间,也促使大盘指数在短时间内快速走出底部。

第二个阶段是2025年4月7日至今。在这个阶段里,虽然A股的牛市行情已经走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但市场却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特别是以AI、半导体、储能、机器人为代表的行业,成为领涨的对象。与之相比,一批低估值、高股息的白马股、蓝筹股,则基本上大幅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

在普涨行情的环境下,投资者更容易获利。但是,在结构性牛市的行情下,只有部分投资者可以轻松获利。然而,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他们无法抓到市场的投资主线,也未能紧跟同期市场指数的涨幅。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出“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权益市场的投资吸引力。

9月居民存款大增近3万亿元,反映出投资者的投资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存款搬家步伐放缓,既可能与权益市场赚钱难的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投资者对市场指数“恐高”的心态有关。有的投资者在指数处于高位的时候,选择了获利了结,然后把本金利润搬回银行存款等渠道。也有的投资者,不敢追高投资,更愿意把钱投向银行存款,或者是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投资渠道之中。

只观察某一两个月的数,并不能够说明太多的问题。假如今年四季度A股市场再度上涨,并且挑战4000点大关,那么不排除四季度存款搬家的热情又会高涨起来了。因此,针对住户存款、非银存款数据的变化,我们需要持续观察,以季度、半年度为参考的样本,这样的分析结果可能更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