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农业银行市值全球第二,能否问鼎“宇宙行”宝座?

时间:2025-11-04 14:10:08 来源:金融八卦女 作者:金融八卦女



当农业银行市值悄然超越美国银行,以全球第二的姿态紧追摩根大通时,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关于“宇宙行”归属的讨论。这家曾被戏称为“ABC”(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的国有大行,凭借对县域金融的深耕,将一盘冷饭炒成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这场逆袭背后,是战略远见还是时代红利?农行距离真正的“宇宙行”还有多远?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市值跃升全球第二:县域金融的逆袭样本

2025年,农业银行以3.2万亿美元市值登顶全球银行市值榜第二,仅次于摩根大通。这一成绩单的背后,是农行对县域金融的持续加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农行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超40%,形成了一张覆盖2.29万个网点的下沉市场网络,其中56.6%的网点扎根县域。

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业绩端得到验证:2025年上半年,农行营收近37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成为四大行中唯一实现双正增长的银行;前三季度营收达5507.74亿元,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更关键的是,县域贷款平均收益率达3.54%,存款付息率仅1.54%,息差表现显著优于同业。



▲图源:东方IC

战略转型:从“避农”到“拥农”的关键抉择

农行的逆袭始于2021年的一次关键人事变动。时任工行行长谷澍调任农行董事长后,将“农”字从战略劣势转化为优势,提出“服务三农与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定位。这一转型并非简单口号,而是通过资源倾斜实现:

  • 科技赋能:在县域网点部署智能终端,缩短服务半径;
  • 产品创新:推出“惠农e贷”等专属产品,降低农户融资成本;
  • 考核机制:将县域业务纳入高管KPI,形成从上至下的执行闭环。

对比同业,农行的差异化优势在于“比农商行懂科技,比大行懂县域”。例如,工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达20.1%,建行对公贷款新增1.24万亿元,而农行通过避开地产周期依赖,构建了更稳健的资产结构。这种“安全牌”在资本市场动荡期尤为受捧,推动股价走出“14连阳”行情。

“宇宙行”之争:市值背后的核心指标较量

尽管市值登顶,但农行距离真正的“宇宙行”仍有差距。以一级资本、盈利水平等核心指标衡量,工行仍稳坐头把交椅:

  • 一级资本:工行以5410.21亿美元规模领跑全球;
  • 盈利规模:工行营收、利润、资产总额均高于农行;
  • 市场影响力:工行跨境业务占比超30%,品牌价值更具国际认可度。



▲数据来源:银行公告及网络公开资料

基层生态:高压力与高回报并存

市值第一的背后,是农行基层员工的“血汗堆砌”。一位乐分易产品负责人透露,其团队每周需完成20个有效电话营销,未达标者周末需到分行外呼,加班至7点成常态。更有员工自嘲:“业务是靠人海战术堆出来的,不是创新做出来的。”

这种高压文化延伸至考核体系:

  • 叫号时长考核:沪上分行超时1小时扣2000元;
  • 指标轰炸:个人养老金、电子社保卡、数字人民币等“全都要”;
  • 自费营销:推广三代社保卡需员工自掏50元京东卡补贴客户。

不过,农行也以高薪补偿员工:财报显示,其基层工资在四大行中位居前列,尤其在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月薪普遍高于同业。一位十八线县城员工表示:“前几个月工资近5000元,后几个月加上绩效能到6000元,营销还有额外奖励。”



▲图源:东方IC

下沉市场:银行业的下一个增长极?

农行的成功并非孤例。青岛银行、长沙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凭借县域贷款增速领跑行业,其中长沙银行县域贷款占比达38.0%。这些银行通过“一县一贷”模式,针对特色农产品推出细分产品,例如为养猪合作社、农业加工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

政策层面,央行持续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2025年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这种红利催生出两类典型群体:

  • 懂县域的银行人:如长沙银行管理层多具备基层经验,行长张曼曾任长沙县支行副主任;
  • 有资源的本地员工:在熟人社会中,靠家族人脉即可完成KPI,部分县域客户经理实现“双休不加班”。

一位江浙沪地区银行人透露:“村里拆迁时,认识的阿叔阿婶多就能办一大笔业务。我有个同事靠这些业务养活了自己好几年。”这种“关系即生产力”的模式,正在重塑县域金融生态。



▲图源:东方IC

结语:握得住下沉市场,才握得住未来

农业银行市值登顶,本质上是县域金融力量的集中爆发。当城市市场趋于饱和,下沉市场成为银行争夺的新战场。但这场竞赛不仅考验战略定力,更需平衡规模扩张与风险控制、基层压力与员工激励。农行的“宇宙行”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