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答应骑手的事,美团做到了!

时间:2025-11-04 13:08:18 来源:正和岛 作者:正和岛

作 者:豆汁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11月开始,有一个蓝领职业,每个月都能拿到社保补贴了。

随着美团社保补贴率先推向全国,外卖骑手这个我们日常随处可见的职业,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在缴纳养老保险后向美团申请社保补贴。

想要获得补贴,条件并不苛刻——覆盖全国所有骑手,只要跑单达标当地最低缴费基数,平台就补贴50%的保费,且可以自由选择在户籍地或工作地缴纳。

不搞三六九等,全职骑手有、众包骑手也有,美团专职骑手有、兼职骑手也有,长期稳定跑单有、过渡跑几个月也有。

“好好干到退休,以后老了就能好好享受了”“一个月500,一年下来就是6000元,真是一笔不小的钱,解决了不少生活压力”“这就和实实在在增加收入了一样,都说骑手职业灵活,但是带给我们的是稳定的收入和保障”……消息传开后,不少外卖骑手主动伸出了大拇指。

外卖骑手的社保怎么交、交多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过去5年时间,作为平台型企业的代表,美团一直在默默调研、试点,终于在这个秋天提前2个月把社保补贴方案在全国铺开。

说实话,一笔几百元的补贴不算太多,但落到每一个具体的外卖骑手身上,却在切实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我们,也有养老保障了”

2025年5月8日,江苏南通,雨。

一名外卖骑手在街角停下车,用袖子擦去手机屏幕上的雨水。一条银行的入账通知跳了出来——这是美团发放的养老保险补贴。

“很开心,跟爸妈都分享了。”

同一天,福建泉州。

十几位骑手聚在一起,享受着午后的闲暇。一位正在打游戏的90后骑手收到补贴短信,笑着晃了晃手机。

其他人也陆续查看,截图,发送。有人发给妻子,有人发到家庭群。一个骑手腼腆地笑:“准备先当私房钱攒起来。”

这些平静的瞬间,发生在美团骑手养老保险试点首批补贴到账的日子。

没有仪式,没有欢呼,但一种微妙而有力的改变,正透过湿漉漉的雨,悄然渗入数百万骑手的生活。

那些常年穿梭于城市街巷的身影,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这份风雨无阻的工作,开始有了更长的回音。

四川人骑手老雷跑单8年,44岁,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养家,他干得很拼,月入能过万。收到补贴到账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发给妻子信息:“晚上全家出去吃自助庆祝。”

这位肩负家庭重担的中年男人,说了一句朴实却重若千钧的话:“孩子们自己都不容易,养老不能再指望他们,人得靠自己。”

和老雷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在泉州,另一位骑手坦言,每月八百多的养老保险,对他曾是笔“可以暂缓”的开支。但美团的补贴一到,他立刻续上了。

“老了有保障,不用靠小孩。”

47岁的田大姐,在美团跑了8年,计划再跑几年就回老家养老。



她没说的是,“靠自己”后面,终于有了一张隐形的网——从新职伤到社保补贴,一张厚实的福利保障网。

田大姐的信心,源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方案:骑手近6个月内有3个月收入达标,即可自动获得资格;美团承担50%的参保费用;支持在户籍地或工作地参保。

在试点城市泉州,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最低月缴费基数为4433元,按20%比例计算金额为886.6元,骑手可获得443.3元的美团现金补贴。

有人因跨省流动断保,有人因收入不稳暂缓,也有人从未了解制度。

美团要做的,不是创造一个完美体系,而是轻轻一推,让更多人跨过保障的门槛。



从“0”到“1”

这条保障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易到难、从急到缓的务实路径。

它始于2021年,美团参与人社部指导的探索,2022年率先试点解决骑手最急迫的“工伤保险”。

这是第一步,解决了“今天受伤了怎么办”的即时风险。

在此基础上,2025年,美团启动了养老保险试点,着手应对“老了以后怎么办”的长期焦虑。

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在中国,有2.4亿灵活就业人员。美团平台上,百万骑手中,89%是兼职或短期从业者。40%跨省流动,70%跨城流动。

他们当中,有人农忙时回乡割稻,有人早晚接送孩子、中午跑单,有人从工厂下岗后把送外卖当作过渡,也有人一跑就是八年。

这个群体流动性强、不稳定、变化多,传统社保体系很难覆盖。

美团的方案很贴心:没有选择“一刀切”的代缴模式,而是采用“你缴我补”的灵活方式,把选择权交回骑手手中。

简单来说,就是骑手当月自愿缴了,平台就补一半。没有单量考核,没有工作时长限制,甚至没有参保地的限制——在老家缴,也行。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平台开始缴纳社保是外卖平台积极探索,为零工权益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但他也提醒:这只是第一步,骑手缴纳意愿和社保制度的适配性等问题都需要考量,细节仍待进一步明确。

但起码,从零到一,已经起步。



一张越织越密的网

2025年10月27日,美团正式宣布养老保险补贴覆盖全国,向全部骑手开放。

这意味着,继今年4月启动试点、5月首批补贴到账、7月向全国推广之后,一张覆盖数百万骑手的福利保障网,已初步编织成型。

这张网也非单一层面,而是由三个清晰且互补的层次构成。



第一层是基础保障,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养老补贴,覆盖全国骑手平台,补贴一半费用,让“老有所养”成为可能;二是“新职伤”,美团已累计为1300万人次骑手缴纳超过20亿元保费;三是商业意外险,同样覆盖全部骑手。

这一层,如同骑手职业生涯的“安 全垫”,接住了工作中的即时风险与长期焦虑。

第二层是进阶保障,把保护范围从骑手本人扩展到家人。

比如“大病关怀”,覆盖101种重症、51种轻症,范围从骑手本人扩展至直系亲属。还有“袋鼠宝贝”计划,面向全行业骑手家庭,为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的未成年子女提供公益金。

用骑手胡大姐的话说,“交社保不仅是为自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

她之前做过会计,了解社保的重要性,但迟迟舍不得缴纳。有了美团的补贴后,她很快就把多年断缴的保险补上了。

在规则优化上,像很多骑手关心的超时罚款,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

最后是第三层,也就是骑手福利,主要关注骑手的工作体验和生活质量。

比如为骑手提供工作餐、餐饮补贴,以及能够休息的“骑手之家”,还提供家庭旅游补贴、生活消费补贴、年度免费体检、女性骑手两癌筛查及特殊关怀等服务。



“717骑士节”期间,骑手亲子活动现场。(摄影:严炎)

从个人到家庭,从安全到收入,从业内到行业,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张越织越密的保障网,正在静水流深地改变着骑手生态。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给骑手补贴社保,美团并非唯一探索者。

2025年,行业呈现出不同路径:

京东为部分全职骑手缴纳传统“五险一金”,这种模式适合小部分追求稳定工作的人群。美团的选择基于对骑手群体特性的理解。

京东模式基于传统劳动二分法,即小部分骑手入围;而美团是基于劳动三分法,面向全平台所有骑手提供的方案。

对比之下,美团方案最大的特点是灵活包容:不限骑手类型、不限跑单时长、不限参保地点。

总的来说,这种多元探索的格局是健康的。每个平台都基于自身理解和能力,探索最适合的方案。

重要的是,整个行业都在向前推进。

当然,任何创新都不会在真空中一帆风顺。

在试点地区的咨询台前,常有骑手不确定地停下车问:“我是众包,也可以补贴吗?”



还有一位女骑手,在一旁看了咨询台许久,才鼓足勇气把工作人员拉到一边问道:“我带娃在南通上学,早晚要送小孩,中午要做饭,只能闲了跑外卖,干不了全职,能给我补吗?”

工作人员找来站长帮忙测算,发现她符合条件。

疑惑之外,也还有一些不满和误解:有人抱怨上传凭证没提示,有人建议“能不能以后自动打钱”,也有人希望“多劳多得,补贴比例再高一点”……

这些声音都有被认真记录和回应。

美团优化了产品体验,加快了打款流程,承诺为因流程问题未及时收到补贴的骑手在两周内打款,并与多地人社部门合作设立了“骑手社保服务点”。

泉州市社会保险中心主任陈凯表示,尽管仍有骑手在观望,但大部分骑手的态度已经从“要我参保”转变为“我要参保”。

这种转变,某种程度上可见骑手对未来的信心。



当骑手被稳稳接住

当骑手的保障体系初步建成时,其他蓝领的情况如何?

《2024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外卖员月收入已突破7000元,位列蓝领群体前三,其33.6元/小时的时薪,比建筑工高出40%。

报告显示,超46.3%的年轻蓝领青睐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数字化岗位,他们看重的是“干活受尊重”和“弹性工作制”。

如今,随着“基础保障+进阶保障+骑手福利”三级体系的确立,骑手这个职业在“受尊重”和“有保障”两个维度上,都有了一个飞跃。

而这个变化的意义,可能要放在更大背景下去理解。

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餐厅员工等灵活就业人群,至今仍缺乏系统的职业保障。

相比之下,外卖骑手反而成了“曾经同苦,现在悄悄变好”的群体。

95后骑手小曹,或许代表着新一代骑手的心态变化。

他说社保给他带来更具体的社会认同感,并想着再跑两年,实现在南通买房的愿望。

骑手,这个一度被视为就业“蓄水池”和“过渡站”的岗位,正在以其不断增强的确定性和尊严感,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人。



它不再是单纯的体力活,而是一个有收入、有自由、有保障的现代职业选择。

那些在街头飞奔的身影,深夜亮着的屏幕,家庭群里的到账截图,也许在说——

劳动者的尊严,不在于被同情,而在于被保障;灵活就业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临时性,而在于它的可能性。



改变正在发生

很多骑手说,现在跑的每一单,不只是为了今天的饭钱,也是为了“老了不用靠小孩”。

这句话很轻。但背后,是数百万人正在被接住的人生。

那个计划“再跑两年在南通买房”的90后骑手;那个因为补贴而续缴社保、觉得“老了有保障”的泉州骑手;那个希望能用得上“袋鼠宝贝”计划的女骑手……

个体的希望与安稳,或许才是最大的价值。

而美团这份探索的可贵,在于其“务实”与“渐进”。

它没有追求一步到位的完美,而是从最迫切的工伤保障入手,再过渡到长期养老。

它没有用标准答案去框定所有人,而是用“补贴”而非“代缴”的方式,满足了骑手灵活缴纳的现实需求。



这种审慎,也在说明可持续性远比激进更重要。

它也没有照搬传统社保模式,而是对症下药。

所以,流动性从来都不是障碍,而是方案设计的起点;过渡性也不是保障缺失的理由;而尊严感,也绝非一个抽象的概念。

当一个骑手开始认真规划两年后的生活,当一个家庭因为这份保障而减轻负担,当整个行业因标杆出现而不断提升标准——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温度。



尾声

傍晚时分,泉州的骑手站点外。

忙碌暂歇,骑手们三三两两地聚着。有人刷着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有人靠着电动车,聊着老家的房子,或是孩子的学费。

这时,一声轻微的震动,又一条补贴到账的短信,抵达了某个口袋。

没有人大声宣告。他可能只是看了一眼,然后把手机收好,继续之前的谈话,或是规划着今晚要接的单子。

那条悄然入账的信息,像一块沉入湖底的基石。

它不张扬,却实实在在地垫高了脚下的土地,让这些风雨兼程的人,望得见更远的未来。

排版| 豆汁儿

编辑| 豆汁儿轮值主编| 夏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