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 (记者 王彤旭 马文博)11月3日,国内黄金市场迎来重要动态: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同步发布公告,对积存金业务进行紧急调整。这一举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
当日,工商银行公告称,受宏观政策及风险管理要求影响,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计划及提取实物申请。不过,存量客户的定期积存计划执行、赎回及销户不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同日傍晚,工行即恢复上述业务受理,并提示投资者关注黄金市场波动风险。
建设银行也同步调整业务:暂停易存金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及实物金兑换申请,但存量定投计划执行、赎回及销户正常办理。此外,个人黄金积存兑换实物贵金属、账户黄金兑换实物等申请暂停,其他业务则未受影响。
11月4日,中国商报记者咨询工商银行客服获悉,业务恢复后流程与之前一致,但现货金条需预约提取。浙江投资者刘女士向记者分享亲身经历:“我预约了100克金条一个月未到货,转约200克后,因系统升级无法提取,直到恢复公告发布后才成功提货。”
建设银行客服回应称,此次调整源于贵金属系统升级优化,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客户体验。而业内专家则从更深层次解读: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指出,工商银行快速恢复业务体现了其技术储备与服务责任。作为国有大行,工行在政策预判下短期内完成核心适配工作,避免长期暂停影响市场秩序,并通过风险提示形成“合规校准+风险教育”的闭环。
另一位研究员高政扬认为,工行调整的核心动因是响应黄金税收政策调整与金价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既控制业务风险敞口,又保障存量客户权益。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两家大行暂停部分业务意在提醒投资者控制持仓规模,增强风险意识。对于工行快速恢复业务,他建议银行应提前告知投资者,降低潜在影响。
展望后续,若其他银行跟进收紧黄金积存业务,个人投资渠道可能短期迁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建议: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