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星巴克中国业务易主,汉堡王或成下一个外资品牌转型焦点

时间:2025-11-04 21:09:38 来源:字母榜 作者:字母榜



近日,星巴克中国业务60%股权以约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本土私募巨头博裕资本的消息引发市场震动。这场交易不仅标志着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战略的重大调整,更让汉堡王等外资品牌是否会步其后尘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26年的咖啡巨头,星巴克此次股权转让并非全面退出。根据协议,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及授权方。合资公司总部设于上海,管理着中国内地超8000家门店。此次交易基于约40亿美元企业价值测算,星巴克全球预计中国零售业务整体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包含股权价值、授权收益及未来增长潜力。

面对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星巴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时报数据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2017年42%的峰值下滑至2024年的14%。瑞幸咖啡以26206家门店(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和库迪咖啡超15000家门店(9月末数据)形成围剿之势,而星巴克当前门店数仅约8000家。为应对危机,星巴克过去一年推出无糖咖啡、非遗概念店、“自习室”等创新举措,财报显示其同店销售额和交易量已连续四个季度增长,利润率保持两位数提升。



但深层矛盾依然存在:既要通过下沉市场扩张实现2万家门店目标,又要维护“第三空间”的高端定位;既要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又需防止品牌溢价崩塌。博裕资本的入局恰逢其时——这家管理近百亿美元基金的私募机构,不仅投资过极兔快递、小红书等消费领域标杆企业,更手握SKP商业地产资源和蜜雪冰城供应链经验,这些正是星巴克突破瓶颈的关键筹码。

双方合作面临三重考验:品牌溢价在下沉市场的适应性、高成本扩张的利润平衡、第三空间模式的县域复制可行性。星巴克全球董事长倪睿安坦言,博裕的本地化经验将加速中小城市布局。但现实挑战不容忽视——过去享受的免租期、装修补贴等特权正随着品牌势能下滑而减弱,甚至出现“被商场清退”的案例。

这场变革并非孤例。汉堡王母公司RBI集团首席执行官乔什·科布扎在业绩会上透露,9月已在上海与多位潜在合作伙伴会面。回溯历史,麦当劳通过出售特许经营权获20.8亿美元资金,百胜中国分拆后门店数突破1.6万家,这些案例证明“外资品牌+本土资本”模式的可行性。但汉堡王中国1474家门店(2024年末数据)与年度单店销售额垫底的现实,凸显其转型紧迫性。



当前外资品牌合作模式已从1.0阶段的产权转让,进化至2.0阶段的价值共创。博裕资本不仅需要提供资金,更需具备数字化运营、供应链整合及本土消费洞察能力。星巴克若想避免重蹈某些品牌降价导致品牌价值稀释的覆辙,必须在扩张速度与品牌调性间找到平衡点。汉堡王的最终选择,或将为行业提供新的转型范本。

随着星巴克与博裕的合资公司启动2万家门店计划,汉堡王等品牌的合作谈判进入关键阶段。这场涉及品牌定位、渠道下沉、消费升级的多维博弈,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命运,更将重塑中国消费市场的竞争格局。能否找到“既有钱又有能力”的本土伙伴,已成为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生存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