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汽车龙头“赛力斯”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年内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根据披露,赛力斯发行价为131.5港元,开盘后市值达2200亿港元,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重庆本土企业IPO纪录,更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板块再添一家千亿级巨头。
回望这家市值达2200亿港元的车企发展史,其起点堪称“微小”——1986年,23岁的张兴海与兄弟三人凑齐8000元,在重庆巴县创办凤凰电器弹簧厂,这家最初从事汽车座椅弹簧生产的小作坊,通过为长安、东风等主流车企供货,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1996年,张兴海带领企业切入汽车零部件制造赛道,成立渝安集团,生产摩托车及汽车减震器,为后续整车制造埋下伏笔。
从零部件到整车:三次关键转型铸就千亿帝国
2003年成为赛力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当时,张兴海抓住东风集团更换合资伙伴的机遇,与其合资成立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凭借这一合作获得整车生产资质。通过推出“微型车”迅速打开市场,东风渝安一度跻身行业前三甲。2007年,东风汽车入股渝安集团,持股比例达50%,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6年,东风渝安更名为重庆小康工业,并成功登陆A股主板,成为重庆汽车行业又一家整车上市公司。彼时,小康股份(601127)发行价5.81元/股,总市值为51.709亿元,而这就是当前2700亿市值龙头赛力斯的前身。
上市后,张兴海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远赴硅谷布局研发中心,斥资数十亿元在重庆两江新区打造智慧工厂,收购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的电池公司InEVit,押宝增程技术。尽管初期因业绩亏损导致市值低迷,但2021年与华为的合作彻底改变了这家企业的命运。
华为赋能:从“10倍大牛股”到高端市场霸主
数据显示,与华为合作后,小康股份股价从7.71元飙升至2021年6月的最高75元,上演“10倍大牛股”行情。2021年7月,公司市值突破850亿元,超越一众老牌车企,坐上A股整车上市公司排名第6的位置。2022年更名赛力斯后,在问界系列发布下,公司营收从2023年的358亿元增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2024年净利润达59亿元,同比增长342.72%;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增至21.93亿元,同比增长56.09%。
这一过程中,赛力斯实现了从乡野“微型车”制造商到50万智能豪车品牌的转型。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问界系列已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其中2024年问界M9以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的成绩,巩固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截至目前,问界M5创下上市当年新品牌单车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2024年交付量约20万辆;问界M9问鼎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024年交付量逾15万辆。
东风汽车:20年战略协同狂赚415亿
随着赛力斯登陆港股市场,不仅让62岁的创始人张兴海迎来人生中的第二个IPO,一路陪伴的东风汽车集团也成为这场资本盛宴的最大赢家之一。招股书显示,IPO后,东风汽车集团以18.88%的持股位列第二大股东,对应市值达415亿元,远超最初投资金额。
这笔投资回报并非来自财务投资,而是源于20年的产业协同。早在2003年,双方就合资成立东风小康汽车,东风汽车以“品牌”和“汽车生产资质”等资源入股。2020年,小康集团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向东风汽车集团定增约3.27亿股,收购其持有的东风小康50%股权。通过换股,双方实现母公司层面混改,东风汽车集团成为小康股份战略投资者,占股25.83%。
合作不仅停留在资金层面,更涉及技术、供应链等资源协同。东风汽车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供应链体系和制造经验,为赛力斯新能源转型提供支持;赛力斯借助东风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加速市场拓展;双方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推动产品升级。截至2025年半年报,这笔战略投资的价值已接近东风汽车集团半年营收规模。
重庆国资:21.76亿基石投资刷新纪录
作为重庆本土发展起来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的发展离不开重庆国资的支持。在基石投资人认购中,重庆产业母基金认购21.76亿港元,刷新重庆本土产业基金对单家企业的投资纪录,助力赛力斯募资超130亿港元,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及全球化布局。
2025年上半年,重庆国资通过两江产业基金、重庆产业母基金等平台,出资7.35亿元参与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超级工厂”项目,帮助赛力斯获得关键生产资产。政策层面,重庆将赛力斯纳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本地零部件企业进入赛力斯供应链,保障供应链安全与高效。
目前,重庆国资已带动100余家本地企业产值增长,形成“整车+核心部件+智能系统”产业闭环。以赛力斯建设两江智能工厂为例,重庆以“标准地”模式保障用地,协调电力、交通等部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使工厂仅用18个月投产,缩短行业平均周期近一半,助力这家民营企业从“传统车企”转型为“智能电动车龙头”。
这条“以投促产、以链强群”的道路,不仅成就了张兴海和赛力斯,更让重庆向“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迈进。当2200亿港元的市值闪耀港交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故事,又添了一页重庆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