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A股市场迎来震荡调整行情,三大指数均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25%,深成指下跌0.36%,创业板指下跌0.51%。市场整体表现分化,但化工板块却逆势崛起,成为当日最大亮点。
市场概况:指数冲高回落,个股跌多涨少
从盘面来看,有机硅、氟化工、磷化工、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而AI模型、软件开发等板块则跌幅居前。全市场超过31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562亿。尽管指数表现不佳,但相较于本周持续下跌的日韩股市,A股仍展现出较强的“逆势”气质。
指数修复:沪指趋稳,深指、创指回归趋势线
值得注意的是,沪指在4000点附近逐渐趋稳,而上月底回调较多的深指和创指,也已逐步回到趋势线上。这表明市场在经历短期调整后,仍具备一定的修复能力。虽然今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但整体走势并未出现明显恶化。

板块轮动:化工板块逆势大涨,资金切换良性
本周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板块间轮动频繁,且资金在切换时对盘面的影响相对良性。今日,轮动的风潮吹向了此前偏低调的化工板块,引发短线狂欢。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有机硅、氟化工、硅能源、磷化工、钛白粉等多个化工概念霸占了涨幅榜。以有机硅概念为例,今日这根大阳线的涨幅,至少是今年以来都较为罕见的。
实际上,化工板块自今年5月以来,月线就持续收阳线,是不折不扣的“慢牛”板块。该板块的强势表现,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新的热点,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化工板块爆发:多重因素催化,需求持续增长
化工板块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报道,头部多晶硅企业正筹划组建联合体,各方合计出资额可能在200亿至300亿元,旨在淘汰部分产能并清偿业内累积负债,或推动光伏行业“反内卷”进入新阶段。这一消息对化工板块中的相关细分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最近“AI+电力”主线持续获市场关注,热度也传导至上游化工领域。长线逻辑来看,近年来有机硅需求持续高增长。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19年~2024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从106.2万吨提升至181.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3%。随着有机硅材料在电子电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领域渗透率持续提高,有望接力需求增长。
近期,化工品涨价之声也不绝于耳。Wind数据统计,近期国内30多种有机、无机、涂料原材料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环氧氯丙烷年内累计涨幅超40%,创下近三年来的历史新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化工板块的强势表现。

机构观点:市场或维持窄幅震荡,关注科技龙头表现
对于大盘的后续走势,机构间存在不同观点。但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在下次放量突破箱体之前,市场有较大概率出现指数窄幅震荡、板块反复轮动的格局。德邦证券认为,市场成交额重回2万亿元、沪指一度重回4000点,或显示市场情绪开始从谨慎转向积极。但在当前政策和业绩真空期环境下,短期进一步的事件驱动因素较少,市场短期或维持震荡走势。
华西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如果行情保持震荡,指数或将形成收敛三角,随后做出抉择。观察9月以来的震荡状态,万得全A的顶部分别出现在10月9日和10月29日,且两者点位基本一致;而底部分别出现在9月4日、10月17日和11月5日,且点位持续抬升。这意味着,兑现力量对高点的定价基本不变,而做多力量对低点的预期持续提升。但目前来看,收敛三角的形态尚未形成,在两股力量交汇之前,或许还有一段方向不明的震荡期。

未来需进一步关注市场成交额及科技龙头表现。若市场成交额持续放大,叠加全球AI浪潮下产业趋势明确,则科技权重或具备进一步增配空间。例如6月23日-25日的大涨,万得全A通过“三连阳”突破震荡区间,随后市场FOMO情绪升温,形成7月以后的强势行情。如果本轮行情能强势突破10月9日和10月29日的高点,意味着市场情绪进入偏强状态,结构性风险可能被暂时忽视。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行情软件截图
每经记者 赵云 每经编辑 彭水萍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