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11月7日,财政部正式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回顾上半年财政政策实施成效,并明确下一步政策方向。报告指出,2025年以来,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通过逆周期调节、强化民生保障、防范债务风险等举措,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坚实支撑。

上半年,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总额为667.4亿元,支持地方做好就业资金支持保障。图为在重庆市武陵山(秀山)国际电商产业园广场,一名求职者正在咨询就业创业政策。(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民生领域成为财政投入重点。
就业优先政策落地见效: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支持地方落实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创业担保贷款奖补资金达80.31亿元,全国创业担保贷款余额突破2616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经费多点突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15万亿元,同比增长5.9%,重点支持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均衡、高中教育资源扩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
医疗保障巩固升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达804.35亿元,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至99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3775.44亿元,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700元,参保率保持稳定。
养老体系持续完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中央财政下达养老保险基金补助资金1.1万亿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报告强调,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维护财政安全的关键任务。上半年,财政部通过以下举措筑牢风险防线:
上半年,财税领域多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报告提出,下半年将围绕六方面重点工作持续发力:
专家解读称,后续政策直击经济痛点,通过财政贴息降低消费成本、撬动社会资本,既稳增长又促转型。随着政策落地见效,内需潜力有望持续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