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财政部发布2025上半年财政政策报告 释放六大政策信号

时间:2025-11-11 03:20:26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11月7日,财政部正式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回顾上半年财政政策实施成效,并明确下一步政策方向。报告指出,2025年以来,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通过逆周期调节、强化民生保障、防范债务风险等举措,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坚实支撑。



上半年,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总额为667.4亿元,支持地方做好就业资金支持保障。图为在重庆市武陵山(秀山)国际电商产业园广场,一名求职者正在咨询就业创业政策。(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民生投入持续加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民生领域成为财政投入重点。

就业优先政策落地见效: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支持地方落实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创业担保贷款奖补资金达80.31亿元,全国创业担保贷款余额突破2616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经费多点突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15万亿元,同比增长5.9%,重点支持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均衡、高中教育资源扩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

医疗保障巩固升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达804.35亿元,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至99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3775.44亿元,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700元,参保率保持稳定。

养老体系持续完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中央财政下达养老保险基金补助资金1.1万亿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取得实效

报告强调,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维护财政安全的关键任务。上半年,财政部通过以下举措筑牢风险防线:

  • 隐性债务置换加速推进:安排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已完成1.8万亿元发行,债务成本平均降低2.5个百分点以上。
  • 专项债券监管全面强化:建立“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机制,推动债券资金专户管理,严防资金挤占挪用。
  • 新增隐性债务零容忍:强化预算约束,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上半年公开通报27起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财税改革深化,管理效能提升

上半年,财税领域多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 地方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启动:在12个省份开展试点,探索财政管理新模式,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 消费税改革稳步推进:加快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优化央地财政关系。
  • 转移支付体系优化: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财力均衡;落实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地方培育财源。
  • 财会监督力度加大:对285家会计师事务所及637名从业人员作出行政处罚,通报典型案例27起,强化行业规范。

下半年政策展望:六方面重点工作锚定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下半年将围绕六方面重点工作持续发力:

  1.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
  2.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3. 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培育新增长点;
  4. 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
  5.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6. 强化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专家解读称,后续政策直击经济痛点,通过财政贴息降低消费成本、撬动社会资本,既稳增长又促转型。随着政策落地见效,内需潜力有望持续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