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卖老人鞋的足力健突然推出水饺、果汁等食品时,市场一片哗然:为何不另立新品牌?为何选择竞争最激烈的河南市场?这场跨界背后,藏着创始人张京康怎样的商业逻辑?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楠楠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中企图库
当消费者在超市看到"足力健水饺"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困惑。这个以老人鞋闻名的品牌,为何突然跨界食品行业?更令人惊讶的是,其创始人张京康公开表示:要在15年内开设20000家有机食品门店。这场看似突兀的转型,实则是负债7亿元的足力健在寻找生存突围之路。
社交媒体上的调侃声印证了市场的不解:"足力健牌水饺,这味道不敢想象"。就连内部员工也私下质疑:用已与老人鞋深度绑定的品牌做食品,是否明智?知情人士透露,这实则是张京康在2022年试水新品牌"星力健"失败后的无奈选择——当新品牌缺乏市场认知度时,供应链搭建、门店选址等环节都面临巨大挑战。
<2022年推出的"星力健"品牌,曾涵盖软骨素、钙片等保健品及有机食品,在郑州开设数家门店后,仅维持一年多便退出市场。这次失败让张京康意识到:在品牌建设成本高企的当下,利用足力健已有的品牌势能更为实际。毕竟,这个在央视投放19亿元广告的品牌,已积累起足够的知名度。

来源:足力健有机食品官方号
现实困境迫使张京康做出这个决定。截至2024年9月,足力健仍背负7亿元供应商债务,每年需用70%-80%的收入还债。2023年虽已偿还1.8亿元,但资金压力依然巨大。在老人鞋业务增长触顶的情况下,跨界高频消费的有机食品领域,成为破局关键。
2024年1月,郑州首家足力健有机食品门店开业,5月上线小程序商城。产品矩阵涵盖有机食品、低GI食品及保健食品,采用会员制运营模式。这种"低价引流+会员充值"的策略成效显著:10元8根的有机玉米、4.9元的水饺月销破万单,红枣枸杞水等饮品累计卖出近60万瓶。
<在门店扩张上,张京康展现出惊人的野心。官方计划年底前在郑州开设100家门店,目前37家门店已覆盖河南市场,会员数突破8万人。这种"直营+合伙人"模式,与其老人鞋业务形成鲜明对比——两类门店在选址、团队上完全独立运营。
选择河南作为起点并非偶然。作为总部所在地,张京康对这片市场了如指掌。尽管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三全、思念等巨头盘踞,但足力健通过调派熟悉本地市场的鞋业团队,快速建立运营优势。更关键的是,河南是张京康的"福地"——2000年与羚锐制药的合作,让他赚到创业第一桶金。
<这场转型背后,是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机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足力健有机食品瞄准的,正是这个群体对健康食品的旺盛需求。税务总局数据表明,2025年上半年老年营养保健品市场增长30.1%,印证了这一判断。
为打开市场,张京康亲自跑遍全国供应链,与数百个农场、工厂建立合作。目前产品多采用代工模式,但通过"性价比"策略快速渗透:60g蓝莓叶黄素酯软糖仅售3.5元,双十一充值活动更是推出"充1600送800"的力度。这种激进的市场策略,与其当年自建鞋厂突破代工瓶颈的决策如出一辙。

摄影:胡楠楠
回望足力健的发展轨迹,这场跨界并非偶然。2015年创立后,公司凭借央视广告迅速崛起,2019年销售额达40亿元。但重资产转型直营门店的决策,让公司负债最高时达14亿元。如今虽仍保持每年十五六亿营收,但增长乏力已成不争事实。
面对员工欠薪等质疑,张京康始终保持乐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现在每年还有几亿利润,两年内就能还清。"这种创业者特有的"皮实感",支撑着他不断尝试新领域。从摆地摊到销售总监,从创业失败到老人鞋头部品牌,张京康的商业生涯充满冒险精神。
如今56岁的他依然独来独往,没有助理,亲自考察供应链。面对20000家门店的宏伟目标,这位自称"永远积极"的创业者表示:"只要不下牌桌,就有翻盘机会。我能赔14亿,就一定能赚140亿。"这场跨界食品的冒险,或许正是他商业生涯中最关键的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