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新能源板块在科技股中脱颖而出,成为表现最为强势的板块之一。今日,该板块继续逆势上涨,光伏设备与电池领域均展现出亮眼表现。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一波行情?本文将重点剖析光伏设备领域的动态,并探讨哪些个股具备最强弹性。
光伏设备板块逆势走强,多股涨停引关注
今日,光伏设备板块表现抢眼,多达8只个股涨停,资金大幅流入。这一强势表现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利好因素?从消息面来看,主要存在三大驱动力。
一、政策面:顶层设计反内卷,整治过剩产能决心坚定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该文件聚焦于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高质量消纳,提出了分阶段目标及七大重点任务,旨在构建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支撑碳达峰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一顶层设计被视为反内卷的重要举措,显示出高层对整治过剩产能的坚定决心和逐步清晰的手段。
二、技术面:钙钛矿电池突破,提振市场情绪
中科院某团队近期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钙钛矿光伏电池被视为超越单晶硅电池的下一代技术,其地位相当于光伏行业的“固态电池概念”。这一技术突破对提振市场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产业面: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取得实质进展
据财联社报道,备受关注的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有了新一步的实质进展。该“联合体”计划成立规模约700亿元的基金,采用承债式收购模式,首期注册资本120亿元,并将配套300亿元银行并购贷款,后续最终规模将扩大到700亿元,以实现对落后产能的大规模收购整合。
在交易结构上,基金将优先清偿被并购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欠税及小额债务,其余债权则按比例延期兑付或分期处理。后续还款将依靠市场价格回升后企业盈利的回流资金。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并非为了继续生产,而是会关停被收购企业的产能,以此缓解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推动硅料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同时,方案还提议设立“中央委员会”,以统筹产能阶段性释放与配额分配,避免低价产能复活引发价格战。据近期媒体报道,10月28日,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公开表示,17家硅料企业已基本同意搭建联合体,整合工作预计2025年内完成。10月31日,11家多晶硅企业实控人在上海开会商讨收储方案细节,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等头部企业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均有参与。
这轮重组方案已经酝酿了半年之久。5月首次传出“收储”构想,6月“直接出资+债务”模式得到证实,7月17家企业在北京开会达成整合方案共识,拟由11家企业联合收购另外6家企业产能。市场预计,这轮整合计划将淘汰约100万吨落后产能,将行业总产能从350万吨压缩至250万吨左右。若整合落地,多晶硅行业CR5(前5家企业市场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
多晶硅行业整合加速,龙头个股受益显著
在整个整合过程中,多晶硅价格自7月-10月较低点反弹超50%,通威股份、协鑫科技等头部企业三季度业绩已显著改善。根据媒体披露的名单,参与收购的11家企业分别为:通威、协鑫、大全、新特、东方希望、亚洲硅业、南玻、丽豪、其亚、弘元绿能、戈恩斯。下面,我们将对其中的主要龙头进行一番简单分析。
1. 通威股份: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商,业绩显著改善
通威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2025年产能超90万吨,占全国约350万吨多晶硅产能的25%左右。受益于政策预期及晶硅价格的回暖,公司三季报已经明显好转。虽然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下降5.38%;归母净亏损52.7亿元,同比减少32.64%,看似业绩不佳。但实际上,单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40.91亿元,同比仅减少1.57%;归母净亏损收窄至3.15亿元,同比减亏62.69%,相较于第二季度20多亿元的亏损额,盈利状况改善极为显著。
2. 协鑫科技:产能规模可观,三季报暂未披露
协鑫的2025年产能为48万吨,约为全国总产能的13.7%。由于协鑫在港股上市,未披露三季报,因此暂时无法看出其三季度的受益程度。
3. 大全能源:亏损收窄,盈利恢复能力强劲
大全能源2025年多晶硅产能为3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8.5%。从三季报来看,公司亏损10.73亿元,相比中报的亏损11.47亿元,意味着已经恢复了盈利。拆解数据可以发现,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母净利润录得7347.9万元,这个盈利恢复能力跟前面两家相比显然更强。
4. 新特能源:产能规模相当,三季报未披露
公司多晶硅产能约30万吨,由于在港股上市,三季报也未披露。这4家龙头加上未上市的东方希望30万吨产能,TOP5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三分之二。如果整合推进顺利,全国产能压缩100万吨至250万吨,则TOP5的合计产能228万吨,占比将提升到90%以上。这基本上就形成了稳固的垄断格局,对全行业恢复盈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细分环节个股弹性更强,海外需求爆发成新看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股价的表现来看,这些多晶硅龙头近期的活跃度不如周边从事电池片、硅片、设备、辅材等细分环节的个股。主要原因是这些细分环节的毛利率要更高,一旦盈利恢复,弹性往往比多晶硅龙头要更强。比如大全能源的三季度毛利率只有-7.59%,通威股份也仅为2.74%。而阿特斯、金辰股份、通润装备、能辉科技、上能电气、中利集团、拓日新能等个股的毛利率普遍在10%-30%之间,阳光电源甚至高达34.88%。
另外,还有一个考量因素是市场目前非常关注光伏产品的海外需求爆发。目前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的海外营收占比都在20%以下。但像阳光电源海外营收占比高达58%,阿特斯82%,通润装备81%,快可电子43%,上能电气44%……海外营收占比高意味着能够享受到中东、拉美等海外市场的红利,想象空间自然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