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ABUBU的爆火,到Jellycat的互动式下单热潮,再到捏捏玩具的风靡……红星资本局观察到,在新消费的浪潮中,一批看似“无用”的商品正悄然崛起。这些商品无法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却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情绪痛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三六零(601360.SH)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直言,若不用情绪经济的视角解码,仅以传统商业思维审视,将难以理解当下诸多商业现象。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也指出,这反映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更追求产品带来的情感附加值。
“无用就是有用”:年轻人愿为情绪买单
近年来,LABUBU、Jellycat、捏捏玩具等实用性不强的商品,在年轻人中广受追捧。泡泡玛特忠实粉丝肖女士表示,她早在LABUBU爆火前就喜爱这个IP,因其长相独特,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乖萌盲盒玩偶。当被问及为何愿意为实用价值不大的LABUBU花钱时,肖女士称其满足了她的情绪价值,“整个系列买回来装饰家里,看着就开心、满足,还有成就感。”

▲LABUBU是泡泡玛特现象级潮玩IP,2025年热度持续高涨。图据视觉中国
MobTech研究院发布的《情绪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首要理由,占比超过40.1%。周鸿祎在专访中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曾建议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给产品加装AI功能,实现与买家对话,但王宁回复“无用就是有用”。“这话很玄妙。如果泡泡玛特会说话,大家可能买一个就够了。但正因为它没有这个功能,大家反而会把很多情绪和感情寄托在上面,可能会买很多个。”
以Jellycat的互动式下单为例,朱克力认为,这并非简单的商品售卖,而是创造了一种情感体验,使消费者愿意为这种体验买单。从消费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互动满足了年轻人对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追求。“当他们与玩偶互动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童趣和温暖的世界,这种情感共鸣是传统营销难以达到的。LABUBU的爆火同样如此,其独特的设计和背后传递的潮流文化,让年轻人找到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拥有这些产品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态度。”

▲Jellycat是一个来自英国的玩具品牌,凭借有仪式感的打包互动环节在多个城市引发消费热潮。图据视觉中国
情绪经济的下一个风口:“IP化+智能化”或成爆品关键词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情绪经济一直存在。随着年轻人群体中单身人口的增加和社交的相对减少,未来,年轻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地为情绪增加开支,情绪经济将处于繁荣发展的状态。朱克力也认为,LABUBU爆火等现象反映出消费升级的趋势。未来,情绪经济将呈现多元化、细分化和深度化的发展趋势。“除了玩偶、潮流玩具,(情绪经济)还可能拓展到更多领域,如虚拟陪伴、情感疗愈服务等。年轻人对情绪的感知和表达更加细腻,细分市场将不断涌现,例如针对不同情绪状态的产品,如缓解焦虑的香薰、激发创造力的文具等。”
那么,在LABUBU之后,下一个火爆的情绪经济类商品会是什么?盘和林认为,在情绪经济的风口上,下一个火爆的产品必然和IP绑定,且产品能够在社交网络引发共鸣,主要卖点往往是“多形态,长相可爱”。然而,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年来,不乏有企业尝试走IP化的道路,但能像泡泡玛特一样成功的非常少。IP化,不是简单为产品创造一个卡通形象,而是要为产品构建完整的人物设定、故事背景,让产品拥有灵魂,让消费者愿意为这些产品付出感情。
盘和林强调,要让买家真正产生情绪认同,这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需要企业具备社交媒体IP运营的丰富经验,并非像Jellycat的店员简单互动一下就能实现。朱克力则表示,下一个火爆的产品形态可能是智能情感陪伴设备,这类产品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感知用户的情绪状态,并提供相应的陪伴和互动。比如智能宠物机器人,它可以模仿宠物的行为和声音进行情感交流,还能根据用户的情绪变化调整互动方式。
红星资本局发现,智能情感设备或不单局限于智能宠物,还有虚拟恋人。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游戏《恋与深空》2024年全年总流水高达约58.7亿元,数度登顶iOS畅销总榜,表现远超《第五人格》《原神》等知名游戏。

▲《恋与深空》是一款超现实3D沉浸式恋爱互动手游,玩家会为其中的角色举办线下活动。图据视觉中国
如何借助情绪经济的东风?深入了解年轻人需求是关键
情绪经济正在改变消费趋势,如何抓住情绪经济的东风?朱克力和盘和林等人分别以企业、政府为主体,给予了多条建议。朱克力指出,企业要抓住这波浪潮,首先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深入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企业可以关注沉浸式体验等新兴领域,结合自身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也至关重要。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要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传播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渠道进行营销推广,与年轻人建立互动和沟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
盘和林则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
对于政府,盘和林认为要做好三件事:孵化IP、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完善传播链路。“孵化IP需要各地政府采取文化包容态度,放松对IP内容的管控。”他称,从政策上来说,需要财税、金融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支持。以成都为例,其具有文化特色,把这些文化符号融入到潮玩中有巨大潜在市场,但这些文化符号中的基础设施和景点需要政府来打造。他还表示,政府要帮助企业完善传播链路,如通过漫展、动漫节或国际交流等方式,扩大受众群体,助力文化符号出海传播,帮助IP打入海外社交圈。
朱克力也强调,政府应加大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新消费业态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如果要打造城市新形象,需结合本地资源和特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消费业态,如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主题的消费场景。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高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