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银行直售房冲击市场:房价会否被砸穿?

时间:2025-11-11 20:17:46 来源:宋鸿兵 作者:宋鸿兵

当房东还在为‘贷款卖房’‘卖不抵贷’的魔幻现实焦虑时,银行已悄然卷起袖子,直接下场卖房了!据市场观察,一套原本估价约200万元的房产,在银行委托的第三方拍卖平台上,仅以150万元成交,降幅高达25%。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多家银行正在加速推进房产直售业务。从四川农村信用社、兰州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到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均已涉足这一领域。部分大行虽不愿直接露面,但通过拍卖公司以‘银行直供’名义,打出‘低于市场均价25%’的醒目标语,吸引购房者关注。

银行直售房源不仅包括商铺、写字间,更涵盖大量住宅。以北京力鸿花园为例,一套140㎡的房产起拍价743.2万元,单价约5.28万元/㎡,而同一小区挂牌价高达6.5万元/㎡,小区均价更是达到7.1万元/㎡。这意味着,该房源较市场均价‘砍’出了超过250万元的折扣,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若深入挖掘,‘低于市场均价25%’在银行直售房源中仅算‘初级折扣’。在武汉、重庆、燕郊、嘉善乃至六线、八线城镇,降幅达35%甚至45%的房源屡见不鲜。

银行直售房不仅价格低廉,且数量庞大。兰州银行挂牌近1800套房产,吉林银行超2000套,天津银行近1300套。据《经济观察报》统计,四川农信系统挂牌房源达24821个,广东农信系统12386个,辽宁农信系统11369个,贵州农信系统9539个,吉林农信系统2374个,福建农信系统623个。银行俨然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最大的二手房‘业主’。

海量银行直售房涌入市场,首当其冲的便是法拍房。银行直售房源已过滤掉法拍房常见的‘租约纠纷’‘产权不清’等问题,购房者无需担忧‘几十年租约’导致无法收房。更关键的是,银行直售房的起拍价甚至低于周边法拍房,形成‘价格碾压’。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法拍房供应规模3.2万套,成交仅3215套,流拍率居高不下。银行直售房的入场,无疑让法拍房市场‘雪上加霜’。

周边二手房业主同样‘压力山大’。当前,二手房市场已完全转向买方市场,全国房价持续下跌。购房者选房时,除参考地段、房型外,周边最低成交价成为重要指标。而银行直供房‘至少打75折’的优惠,配合‘免中介费’‘银行直接办贷款’的便利,让普通二手房房东的议价空间被大幅压缩。过去,小区房价的锚定价仅有两个:开发商新房备案价与二手房挂牌价。如今,银行直售‘地板价’成为第三个选项。当C选项(银行直售价)比B选项(二手房挂牌价)低25%时,购房者的心理价位迅速重置——‘不降到这个价位,我就去买银行的!’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10月全国100个监测城市的二手住宅均价为1326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84%,跌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下跌7.60%。二手房房价加速下跌,与银行直供房的冲击不无关系。

那么,银行为何要以‘骨折价’出售房产?这些房源大多来自不良贷款处置。当企业或个人借款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随后以房东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开源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市银行按揭不良整体上行,部分银行上升幅度超20bp;个人经营贷不良同样呈上升趋势,部分银行上升幅度超30bp。不良贷款率攀升、抵押品缩水,让银行急于处置资产、回笼资金,而非追求利润最大化。

简而言之,为快速化解金融风险,银行‘敢打骨折’。若首次挂牌流拍,银行会进一步下调价格,直至成交。例如,某银行直供房首次挂牌单价10000元/㎡,若无人问津,下次挂牌可能降价10%,直至卖出。毕竟,这些房子在抵押期间,贷款人已支付部分利息,银行无需像普通房东般‘斤斤计较’。

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二手房价格对整体市场走势至关重要。银行直供房可能延缓市场复苏节奏,但长期来看,这是市场消化库存、出清风险的必然阶段。对购房者而言,银行直售房是否真的‘便宜又安全’?全国房地产市场何时能止跌回稳?银行卖房是否会终结房产中介的‘好日子’?

本周六(11月15日)晚9点,鸿学院微课堂将与您共同探讨《银行下场卖房子,要把房价砸垮?》。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房价持续下跌,尽管政策频出,降幅依然明显。如今,银行卖房不仅免中介费,价格更打‘骨折’,房价还能止跌回稳吗?欢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