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河南省内唯一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消金”)近日完成高层人事调整。11月7日,监管部门正式批复,中原消金副总经理邵航升任总经理,接替此前掌舵8年的原总经理周文龙。
高层变动:元老“跳槽”与新帅补位
据公开信息,周文龙于2015年加入中原消金筹备组,2016年末公司开业后出任总经理,主导了自营渠道建设与线上业务拓展,包括较早接入抖音等流量平台。今年10月,周文龙离职后转任海尔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
接任者邵航同样是消费金融行业“老人”,曾参与中原消金筹建,历任董事、总经理助理,2020年8月起任副总经理。此前,他曾在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及海尔消金担任要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邵航作为筹建元老升任总经理,有利于战略延续性,但需关注其与前任在业务布局上的差异。”

图源:罐头图库
规模扩张:资产与利润双增长
背靠第一大股东中原银行(1216.HK),中原消金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424.79亿元,同比增长17.13%,在31家消金公司中排名第12位;全年实现营收35.27亿元,同比增长19.75%;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幅20.95%。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9.52%;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30.4%,在21家持牌消金机构中排名第8位。
在融资方面,中原消金2024年全年发行近65亿元ABS,发行规模居行业首位;2025年以来已发行60亿元ABS。截至2024年末,公司获得170余家金融机构授信超900亿元,其中中原银行授信额度为122亿元,占比13.56%。
业务模式:自营与合作渠道并重
从业务渠道看,中原消金依托自营和合作渠道拓展业务。截至2024年末,两大渠道占比分别为49.49%和50.51%。自营渠道中,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27%,场景结合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4.79%至132.28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同比上升9.07个百分点至33.66%。
合作渠道方面,公司通过嵌入合作机构平台营销消费贷款产品,并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增信。截至2024年末,担保贷款余额为122.5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为31.17%。10月29日,公司公布了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包括百融云创、快手、度小满等55家公司,其中23家为融担公司。

图源:中原消金公告
合规挑战:投诉与监管压力并存
尽管业绩亮眼,中原消金也面临合规挑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近30天针对“中原消费金融”的投诉量已超1000条,主要涉及“暴力催收”“恐吓威胁”“利率过高”等问题。例如,有用户称在“芸豆花”借款的年利率达60.8%,要求退回超出24%的部分;另一用户称通过玖富万卡获得的贷款年化高达36%,要求减免超标费用。
支培元认为,暴力催收多源于第三方外包管理松散,利率争议则与IRR(内部收益率)计算方式不透明有关。
此外,2024年2月,中原消金因对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60万元;开放平台事业群负责人宋丹也被处以警告。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若对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公司可能因合作机构违约而面临声誉风险和连带责任风险。
新帅上任:规模扩张与合规平衡
随着助贷新规的施行(将增信服务费纳入IRR计算,锁定年化24%的综合融资成本上限;建立合作平台“白名单”制度等),以及监管对持牌消金机构利率压降的要求(明年一季度开始,当季整体新发放贷款的平均综合融资成本需压降至20%以内),中原消金面临规模扩张与合规经营的双重压力。
新帅邵航上任后,如何化解高利率与暴力催收的争议、强化合作机构管理,将成为其任内的关键课题。


图源:黑猫投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