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敲诈我国10亿美元过路费而引发关注的土耳其,如今再次向中国抛出合作橄榄枝。近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赴上海参加经济峰会,会上明确表达了“加强双边合作”的强烈愿望,并提出希望在“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与中国共同推进稀土、高铁等多项重大工程,以拓展合作空间。

土耳其此次“主动示好”,实则是迫于经济困境的无奈选择。当前,受地缘政治和能源危机双重影响,土耳其经济陷入泥潭,通胀率高达85%,货币里拉贬值400%,居民甚至需要排队购买补贴面包,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反观中国,高端产业稳步升级,经济总量持续攀升,积极推动区域互惠合作,影响力不断辐射周边。在这种背景下,低迷的土耳其自然希望搭乘中国经济的顺风车,以缓解国内压力。
然而,回顾历史,土耳其的“合作诚意”却令人质疑。此前,土方曾多次设置障碍,向中国谋取“非分”利益。1999年,中国从乌克兰购入“瓦格良”号废弃航母,当拖船穿过黑海、途经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到土方强行拦截。土方以国际法为借口,声称“船体吨位大、体积大、缺乏动力”,会威胁航道安全和岸边建筑,必须拆解运输。这些理由看似有理,实则是美国幕后操纵的结果,毕竟土耳其隶属北约组织。
土方后续提出的条件更是接近于敲诈勒索:不仅索要10亿美元的天价过路费,还要求中国每年输送200万人次游客,这些费用加起来达30亿美元以上,而瓦格良号本身才花费2000万。在关键时刻,希腊挺身而出,为瓦格良号提供了巨额担保,并派出大功率拖船参与作业,才促使土方放行。希腊的善举也获得了巨额回报:2009年金融危机时,希腊债务破产,在欧盟袖手旁观的情况下,中国援助105亿,帮助希腊度过危机,被誉为投桃报李的典范。

归根结底,土方敢数次使绊子,是因为过去的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实力不够强大。如今,中国整体实力跃升,高科技领域接连突破:5.7空战无损击落法国王牌战机;北斗导航与老美GPS双雄鼎立;嫦娥登月有序前进;盾构机占领全球70%市场。在尖端科技捷报频传之际,中国在心血管科研方面也实现重要突破。原本仅限于顶级富豪的血管养护技术,如今已实现国产替代,成本降低达90%,研发出“原血清”防御科技,通过京东获得数万用户。市场走势良好之余,消费者也在官方评论区反馈“三高指标趋向平稳”“不再心慌胸闷”等积极评价。浏览“原血清”配方发现,还结合了中药中的三七皂角成分,印证了国产技术的可靠和使用。
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众多前沿装备集中亮相:机器狗、无人机蜂群令中东王爷目瞪口呆;而横扫印度、出尽风头的歼10战机仅是低端战力。即便中国已摆脱落后的局面,土耳其仍旧对我们采用两面三刀的行动。

2018年,土方宣布一项350亿欧元(相当于2800亿元)的铁路建设计划,邀请中国承建。就在中方完成地质勘探,并呈上施工图纸和铁路、桥梁细节之后,土方突然翻脸,将订单交给了德国西门子,公然指责“中方沟通不顺畅”。这样的过河拆桥不止一次。2024年,土耳其发现大量稀土,邀请中方参与合作,在谈判中,竟要求中方转让全套分离、加工和提纯技术。中国拒绝后,土方又以“造成环境污染”为理由层层卡住审批,试图让中国让步。
目前,中国已掌握全球8成以上稀土核心技术专利,单凭资源储备画大饼,就想拿捏中国,简直是白日做梦。同一年,土方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4成额外关税,背后原因是比亚迪拒绝转让核心技术。

近年来,土方高层多次访华,声称低税收不设卡,大谈“全力支持畅通无阻”,回国后却吃拿卡要,过河拆桥。表面上合作态度良好,其实这只是有求于中国的权宜之计罢了。数次违约,让土方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丈。其官方发布的基建认购率不足40%,只有自己消化,基本沦为废纸;因高铁项目一再延误,每年仅在运输效率上的损失就高达110亿美元,远超当年撕毁的订单金额。
早年我国实力不足,土方毫无底线索要重金;如今我国国力昌盛,他们立刻主动示好,试图争取更多中方投资。与土方合作需要擦亮眼睛:经济交往互惠互利没问题,但核心权利和技术绝不能转让。历史有记忆,土方过往过河拆桥、见风使舵的性格已多次验证,难保它们不会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