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氧化钇价格暴涨4400%!稀土市场供需失衡引发板块集体狂欢

时间:2025-11-20 16:16:56 来源:览富财经网 作者:览富财经网

近期稀土市场迎来剧烈波动,氧化钇(Y₂O₃)价格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成为行业焦点。据最新数据,全球氧化钇市场价格已攀升至126美元/公斤,较2024年底涨幅逼近1500%,创下历史新高;欧洲市场价格更是飙升至270美元/公斤,同比涨幅超过4400%;中国国内市场价格约49000元/吨,年内涨幅达16%至28%。与此同时,金属镨钕、氧化钕等轻稀土品种价格亦同步走高,稀土板块整体表现强劲。



需求缺口持续扩大:新能源与新兴领域成核心驱动力

本轮稀土价格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供需错配。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风电、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爆发式增长,直接推高轻稀土消费量。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原料,渗透率已达95%。2025年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8万辆,同比增长32%,单月带动镨需求增量超2000吨。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交付量创新高,进一步巩固了轻稀土的刚性需求。

风电行业同样贡献显著。四季度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计划达2500万千瓦,较三季度增长45%,其中海上风电永磁直驱风机占比达70%。每GW风电装机需消耗约200吨镨,青海海西州200万千瓦项目直接拉动400吨镨需求。此外,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每台需0.5至1.3公斤镨钕磁体,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达10万台,相关领域需求同比暴涨200%。工业电机能效升级、空调电梯节能改造等传统领域亦通过更换稀土永磁电机扩大需求缺口。

供给紧张加剧:配额管控与进口限制双管齐下

供给端,我国稀土配额实施严格管控,直接影响市场释放节奏。2025年国内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5万吨,同比仅增5%,其中轻稀土占比92.6%,但核心品种镨的供给量仅约9万吨,全年需求却预计达12万吨。北方稀土独占全国75.2%的轻稀土配额,行业双寡头格局下供给弹性极低,企业扩产受限。

作为全球唯一稀土生产大国,我国进一步收紧出口管制。2025年10月,商务部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涵盖相关技术及含中国稀土成分超0.1%的海外加工品,全球对中国轻稀土的依赖度持续提升。然而,进口端却面临挑战:缅甸政局波动导致稀土矿进口量环比下降15%,美国MP矿对中国出口量预计缩减1.2万吨,澳大利亚等国项目因环评、技术制约产能爬坡需至少2年,短期难以补充缺口。

库存数据印证了供需紧张局面。截至2025年10月底,国内稀土行业库存同比下降38%,六大稀土集团氧化镨钕库存仅够维持1个月生产。下游企业为避免断供,纷纷提前预付货款、按季度备货,囤货行为进一步推高价格。

中游企业承压显著:成本压力与议价能力分化

稀土产业链中,上游资源型企业成为最大赢家。盛和资源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48.07%,北方稀土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达280.27%,广晟有色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大涨240.56%。北方稀土凭借对白云鄂博矿的独家控制权,四季度稀土精矿价格上调37%,精矿成本较市场价低30%,仅此一项就可新增数亿元毛利。

中游加工企业则面临严峻挑战。镨钕等核心原料价格跳涨超30%,直接推高生产成本。部分中小企业因议价能力弱,难以将成本完全转嫁,利润空间被压缩。例如,大地熊作为中小型上市企业,专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领域。2025年计划在泰国设立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但原料采购议价能力远不及龙头,成本压力突出,只能通过技术研发和海外布局缓解经营困境。

下游回收企业崛起:技术突破填补供给缺口

下游稀土回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抢占市场先机。格林美建成全球首条“超净稀土再生生产线”,回收率达95.2%;中国稀土再生项目顺利投产,年处理能力达1.5万吨。当前,再生稀土已缓解15%的供给压力,未来占比预计升至25%。回收企业不仅通过业务拓展获得稳定收益,更凭借技术优势在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成为弥补供给缺口的重要力量,长期发展空间被持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