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宇药业(300199.SZ)近日宣布一项重大人事调整,一次性任命两位执行总裁。此次高管变动不仅是一次常规人事更替,更被视为公司实现‘内部深耕’与‘外部开拓’协同发展的战略升级。
此次管理架构优化,标志着翰宇药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整合内部研发优势与外部国际化经验,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11月17日晚间公告显示,唐洋明与沈亚平同时获任执行总裁。其中,唐洋明作为翰宇药业内部培养的资深专家,自2005年加入公司以来,历任研究员、研发经理、质量研究总监等职务,现任董事兼执行总裁。其主导的多肽药物研发项目已形成完整技术体系,在NMPA、FDA及EMA申报领域积累深厚经验。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制剂业务收入达3.4亿元,同比增长230.71%,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61.81%。这一业绩表现印证了翰宇药业‘内部人才优先’的晋升逻辑——通过20年技术沉淀,唐洋明团队已构建起多肽药物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位新任执行总裁沈亚平的履历更具国际化色彩。其在恒瑞医药任职13年半期间,历任董事长助理、副总裁,分管国际业务部及国际仿制药研究所,主导完成三大核心任务:
在沈亚平主导下,恒瑞医药制剂业务实现欧美日市场全覆盖,其团队更完成多款创新药海外注册申报。这种‘技术+市场’的复合型经验,正是翰宇药业当前全球化战略亟需的关键资源。
翰宇药业的海外布局已显现显著成效。2024年公司国外收入达3.25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4.2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89.79%和272.76%。海外营收占比从2024年的50%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7.4%,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这种突破源于两大战略支撑:
<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6.83亿元,归母净利润7135.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2.06%和305%,验证了国际化战略的商业价值。
在巩固仿制药出海优势的同时,翰宇药业正加速向创新药领域突围。公司当前聚焦四大业务板块:多肽制剂、原料药、小核酸药物及CRDMO服务。其中,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等重磅产品的国际化研发进程正在提速。
2025年5月与碳云智肽的合作更具战略意义:
该领域竞争格局显示,全球尚无同类三靶点药物获批上市,仅礼来Retatrutide进入III期临床。翰宇药业凭借先发优势,有望在下一代减肥药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全球GLP-1研发竞赛已进入‘下半场’,辉瑞2025年11月以100亿美元收购Metsera公司,凸显行业对多靶点、口服制剂的激烈争夺。Metsera的胰淀素+GLP-1联用策略被视为关键技术方向,印证了翰宇HY3003项目的商业价值。
沈亚平的加盟恰逢其时:
这种能力将直接赋能HY3003的对外授权(BD)谈判,为翰宇药业从‘仿制出海’向‘创新出海’转型提供关键支点。随着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翰宇的创新战略正迎来历史性机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