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似乎自8月份普京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面后便已初现端倪。据多方信息显示,乌克兰或将面临“割肉求和”的艰难抉择,而这一决定权似乎并不掌握在乌克兰手中。
在丛林法则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强者往往主导着规则的制定。据美国知情人士透露,美俄两国在没有乌克兰和欧盟参与的情况下,已就乌克兰的切割方案进行了秘密协商。白宫方面已向泽连斯基传达了明确信号:乌克兰需放弃部分领土,并交出部分武器装备。

11月19日,有记者在美国当地获得关键信息:美俄两国正协商一份俄乌停战的框架协议,且这一协商过程并未征求乌克兰和欧盟的意见。据预测,该协议最快可能在11月底,甚至本周内就能完成。
关于协议的具体内容,外界普遍认为与8月份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时所讨论的“既成事实”方案密切相关。双方似乎已接受当前战场的实际控制线作为未来和平的基础。
事实上,这份框架协议的苗头早已显现。此前,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就曾与俄方谈判代表在美国迈阿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闭门会谈,并初步拟定出了一份包含28点的和平方案供双方讨论。
“28点和平方案”这一提法,对于关注国际局势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此前,巴以停战的推动就是基于美国提出的“20点和平框架”。而值得注意的是,巴以停战的框架协议也是美国和冲突中的强势方以色列直接协商的,中间并未涉及巴勒斯坦或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参与。

所谓的和平,往往不过是强者制定的游戏规则。就在11月18日,泽连斯基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希望重新启动俄乌谈判,并于次日飞往土耳其与埃尔多安商量相关事宜。泽连斯基一直认为自己有资格坐在谈判桌前,并多次以强势形象对外发声,强调乌克兰的事情必须有乌克兰参与才作数。
然而,现实却颇为残酷。美国似乎并未真正将乌克兰视为谈判桌上的一员,甚至欧盟也被排除在外。此前8月份特朗普与普京谈完“既成事实”的初步方案后,欧盟几国领导人就曾一起跑到白宫,试图与特朗普协商乌克兰方案,但最终却不了了之。
如今看来,特朗普与普京一直在悄悄推进他们的想法,并已彻底将乌克兰和欧盟排除在外。这意味着,无论乌克兰和欧盟如何反对,美国和俄罗斯的决定都将占据主导地位。

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框架协议还未最终达成,但白宫已经向泽连斯基传达了相关信息,并要求乌克兰接受这一现实。面对这一局面,泽连斯基的反应备受关注。然而,他的可选项似乎并不多。
日前,红军城刚刚失守,战局进一步向对俄罗斯有利的方向发展。乌克兰现在既缺钱又缺人,继续打下去恐怕会丢掉越来越多的地盘。因此,泽连斯基才会主动想要重启谈判,或许他已经意识到继续战斗并非明智之举。
以前乌克兰能够与俄罗斯打得有来有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拜登在位时美国的鼎力支持。但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不仅不再支持乌克兰,反而对乌克兰举起了“大刀”。泽连斯基如今只能依靠欧盟的援助来维持战局,但欧盟的钱也并非天上掉下来的。
乌克兰这个无底洞并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愿意填的。比如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就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而关于欧盟使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援助乌克兰的方案,也受到了更多欧盟国家的反对。

从表面上看,泽连斯基经常在欧盟国家访问,并频繁获得某欧盟国家的资金、武器和能源援助。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或协议层面,并非马上就能到账。
最关键的是,欧盟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往往也得看美国的脸色行事。美国说让乌克兰割让领土,美国是有底气的;而欧盟说不能割让,欧盟的底气又在哪里呢?就像欧盟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一样,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欧盟做出让步。
对于乌克兰来说,欧盟如今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乌克兰内部贪腐问题的爆发,欧盟反对国家对于乌克兰的指责更加严厉。在这种情况下,欧盟的援助方案将会进一步受阻。
目前来说,泽连斯基唯一能做的就是认清自己的形势,不要再盲目地相信谁一定会救乌克兰或谁一定该救乌克兰。说到底,乌克兰的未来还得靠自己来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