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西部证券高管大换血:四位新晋高管亮相,85后引领年轻化浪潮

时间:2025-11-20 17:40:51 来源:独角金融 作者:独角金融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西部证券(002673.SZ)近期迎来董监高团队的重大调整。除董事长徐朝晖继续连任外,其他非独立董事全部更迭,监事会成为历史,公司一次性从内部提拔四名高管,其中两人为“85后”,管理层年轻化趋势显著。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不仅为西部证券注入了新鲜血液,更预示着公司在组织架构和战略布局上的深刻变革。

此次人事地震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西部证券组织架构调整及整合国融证券的关键一步。在合并前夕,西部证券已派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斌空降国融证券出任董事长,原董事长改任副职,初步完成了对国融证券的管控布局,为后续的深度整合奠定了基础。

在资本市场回暖、券商业绩普涨的大背景下,西部证券前三季度却成为A股唯一营收下滑的券商。然而,其经纪与投行两大核心业务表现强劲,营业支出减少,驱动归母净利润增长超70%,显示出公司在逆境中寻求突破的决心和实力。

1

董事会“换血”,年轻高管挑“大梁”

11月18日,西部证券连发四则公告,宣告董监高团队完成一次大换防。在董事会方面,选举了新一届董事长,徐朝晖连任公司董事长。徐朝晖今年52岁,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履历,其职业生涯与陕西投资集团体系紧密关联,不断学习进阶,最终成为西部证券的领航者。

自2018年7月接任董事长以来,徐朝晖已掌舵公司7年之久,期间西部证券在多个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徐朝晖还担任陕西投资集团党委委员、陕西投资产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继续为公司的战略发展贡献力量。



图源:罐头图库

在6名非独立董事成员中,除了徐朝晖之外全部换人,新晋非独立董事成员包括贾旭、刘颖、何斐、朱晓峰、蒋家智,分别负责不同领域。同时,独立董事也更换了1名。产业经济学家支培元认为,证券行业董事会换届期间出现人事调整属于常见现象,但西部证券此次涉及多名董事及高管的大范围调整,往往与重大资产重组或控制权变更等关键事件直接关联。

本次临时股东大会还通过了取消监事会的提案,这是顺应现代化公司治理趋势、优化决策流程与效率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宣布取消监事会,西部证券的这一举措也显示了其紧跟行业趋势、不断优化治理结构的决心。

在高管方面,除了齐冰继续担任总经理,陈伟继续担任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张永军继续担任财务总监,黄裕洋继续担任首席信息官之外,公司还一次性提拔了4名高管。赵英华、殷涛、沈国强3人由总经理助理升任为副总经理,袁星则升任为董事会秘书,兼任证券事务部总经理及证券事务代表。

支培元表示,在西部证券高管人员基本为内部升迁的背景下,此次大范围调整对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连续性影响较小。内部提拔的高管更熟悉公司业务和文化,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确保公司战略的平稳实施。这种调整方式有助于维护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避免因外部空降领导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战略断层。

从最新提拔的4名高管来看,除了副总经理沈国强是1976年出生外,其他3名均为“80后”,其中副总经理赵英华、董事会秘书袁星均为“85后”。此外,首席信息官黄裕洋也是“85后”,高管团队呈年轻化趋势。这一变化不仅为西部证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公司在战略决策上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灵活性。

三位新晋副总的职责分工已明确,赵英华负责机构(研究)及资管板块,沈国强负责投资板块,殷涛负责财富信用板块。赵英华与殷涛同时担任公司党委委员,这一安排也凸显了西部证券对核心业务条线的战略重视。

和目前官网公布的高管名单相比,除了聘任的8名高管外,有7名高管不在此次聘任名单之中,包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已担任华融证券董事长的黄斌等。这一变化也引发了市场对西部证券未来战略方向的广泛关注。

2

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联动

西部证券的人事大换防与此前控股子公司国融证券的人事调整形成联动,凸显出母公司统筹下的一盘棋战略。10月28日,西部证券公告称,国融证券完成董事会换届工作,西部证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斌担任国融证券董事长,国融证券原董事长张智河转任副董事长,刘翔则继续担任总裁。这一人事变动标志着西部证券对国融证券的管控进入新阶段。



图源:罐头图库

董事会及高管变更,则是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的延续。2024年8月22日,西部证券在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中就曾提出,要调整部分部门设置与职责。具体包括撤销国际业务部,调整财富信用板块各部门职责,将客户服务职能由网络金融部调整至财富管理部,同时对财富管理部、网络金融部、证券金融部、财富运营管理部部门职责进行优化调整。此外,还调整了投资银行业务质量控制部、衍生品交易及做市业务部的部门职责。

今年三季度,西部证券已完成多项部门优化调整。根据财联社此前报道,主要做出以下调整:一是合并衍生品交易及做市业务部、证券投资部为权益及衍生品业务部;二是调整固定收益部职责,在原职责基础上,新增“固定收益类资产相关策略投资”;三是调整资本市场部职责,在原职责基础上,增加投行板块战略客户管理相关职能,并将部门名称变更为资本市场部(战略客户部)。

9月份,西部证券完成对国融证券11.5亿股本(占总股本64.6%)的过户,实现对国融证券的控股。目前西部证券对国融证券的合并工作仍在推进之中,根据监管规定,西部证券需要在2026年8月之前提交具体整合方案,包括网点整合、业务协同、人员调整等内容。从母公司部门职能优化到子公司核心管理层派驻的一系列动作表明,西部证券对国融证券的整合已进入战略与管理深度融合的阶段。

这一系列调整不仅有助于提升西部证券的整体运营效率,也为后续在业务、客户与网点等方面的协同打下基础。未来,西部证券有望通过深度整合国融证券的资源,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和竞争力的提升。

3

前三季度增利不增收

在股市升温的背景下,去年四季度以来券商业绩整体走出低谷,迎来修复性增长。然而,行业内部冷热不均,部分券商仍受股权承销等业务放缓拖累。在此背景下,西部证券前三季度增利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43.35亿元,同比下降2.17%,归母净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70.63%。截至三季度末总资产为1105.8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5.23%。

西部证券成为唯一一家营收下降的A股券商,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2024年同期的盈利1.17亿元变成亏损2.52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69亿元。根据西部证券解释,主要因证券市场波动导致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二是其他业务收入7.34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0.96亿元,降幅59.9%,主要因部分大宗商品贸易合约以净额法确认收入,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同步减少。



来源:西部证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虽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但由于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1.15%至21.06亿元,所以自营业务整体收入仍然是增长的。股市升温之下,今年券商投资收益普遍实现大幅增长,得益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性金融负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收益的增加,西部证券投资收益表现较佳,前三季度该项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在各项业务里,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则出现高增长态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78.39%至9.8亿元,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75.3%至2.83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西部证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

过去几年,西部证券资管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到1.68亿元。然而,在今年前三季度资管业务整体增长的情况下,西部证券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02亿元,同比下降19.34%。面对这一挑战,西部证券也在积极寻求突破。

2024年10月29日,西部证券公告称,拟出资10亿元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落地上海。此举有利于聚焦主动管理,提高业务运作效率。近两年券商资管子公司审批程序放缓,公募牌照更是变得“一照难求”。这对西部证券而言,既意味着一次关键的“卡位”机遇,也预示着一条充满挑战的突围之路。



图源:罐头图库

今年西部证券信用业务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实现0.25亿元,扭亏为盈,主要因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增长。但是2022-2024年利息净收入连续三年为负值,分别为-1.95亿元、-2.52亿元、-1.14亿元,拖累业绩。融资融券利息收入持续下降,主要因日均余额存在波动及市场利率竞争激烈所致。未来资产质量能否持续得到修复,该项业务收入能否保持正增长,有待观察。

总体来看,业绩回暖成行业主旋律,但增长质量与可持续性仍待考验。从收购的国融证券业绩来看,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0.39亿元、0.81亿元。并入西部证券之后,其发展将踏上新征程。双方业务的互补性与资源的协同效应,是国融证券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实现业绩稳健增长的关键所在。

证券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与资本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上半年西部证券股价整体处于窄幅调整状态,7-8月迎来一波强势上涨,9月之后趋于平稳并伴随技术性回调。11月20日收盘于8.27元/股,较去年末上涨2.73%,总市值369.63亿元。组织架构与核心团队的重构,为西部证券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引擎。接下来,踏上新征程的西部证券,能否凭借此次深度整合,突破地域壁垒,成功迈向一流综合性投资银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