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国宝
“北京菜市口复式公寓,130平方米三居室,带独立小院,总价161万元。”
“北京车公庄,79平方米上下两层三居室,独门独院,现价142万元。”
“北京劲松83平方米三居带花园小院,精装修,总价165万元。”
在小红书平台上,这类标注“核心商圈、豪华装修、价格诱人”的房源信息屡见不鲜,每条笔记下方往往聚集着数十甚至上百条咨询留言。然而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些看似高性价比的房源背后,隐藏着房产中介行业长期存在的虚假引流套路。
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多位发布低价房源的博主后发现,超过80%的房源存在两种情况:要么已“闪电售出”,要么根本不存在,但可推荐其他项目。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模式,已成为房产销售人员获取客户线索的惯用手段。链家创始人左晖曾公开披露,2010年前国内中介行业虚假房源比例高达90%,消费者平均需接触10套假房源才能找到真实房源。
2011年链家在北京率先推行“真房源”体系,通过建立楼盘字典数据库、强制经纪人实地核验等措施,历经内部阻力、市场低谷和同行抵制等考验,最终推动行业进入透明化时代。但当专业平台形成规范时,小红书、抖音等UGC平台却因缺乏针对性监管,成为虚假房源滋生的新土壤。
11月19日,一条“潘家园50平方米现房公寓,原价180万元,现价88万元”的笔记引发关注。该房源单价仅1.7万元/平方米,而周边公寓挂牌价普遍在4万元/平方米以上。记者联系后,发布者先要求添加微信,随后称房源“已被预定”,转而推荐南五环外项目。当被问及为何发布虚假信息时,对方直言:“写五环外没人看。”
类似套路具有高度一致性:以核心区低价房源吸引咨询→声称房源“长租/刚售”→转推五环外新房→若用户坚持市区房源则以“政策限制”为由转移话题→最终引导至远郊项目。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笔记发布几天后会被删除重发,或清空留言制造“真实”假象,显著增加用户判断成本。
调查发现,部分贝壳体系经纪人同样采用“低价噱头+模糊表述”的方式引流。11月中旬,某博主发布“昌平80㎡两居室200万可购”的笔记,实际挂牌价普遍在400万元左右。当记者质疑价格差异时,对方承认200万为吸引点击量,实际成交价305万元,并试图推荐其他高价房源。贝壳找房北京某片区负责人指出,该行为违反“真房源”规范,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已售房源不应继续引流,二是价格表述具有明显误导性。
租房领域此类现象更为普遍。11月18日,某博主发布“三环两居室月租5000元”的笔记,实际带看时却称房东外出,转而推荐中介转租房源。其朋友圈发布的出租信息均来自中介挂牌,价格普遍高于小红书笔记标注的“低价”。
链家自2008年启动“楼盘字典”项目,投入数亿元为每套房屋建立数字化档案。2011年推行真房源行动初期,链家房源量排名从行业第一跌至第十,流量减少70%,经纪人收入腰斩,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但3个月后市场出现反转,消费者认可度提升带动口碑、流量和转化率快速回升。2018年,该体系嫁接至贝壳平台,推动行业整体进入真房源时代。
贝壳片区负责人分析指出,假房源问题的核心在于引流动机。即使房源真实存在,若仅用于吸引客户也应归类为虚假信息。严格区分真假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极大,这需要建立类似楼盘字典的审核体系。目前综合类平台缺乏房源核验机制,客观上助长了虚假信息扩散。

田国宝
爆料请联系:13911734255@163.com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