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9.9元低价保健品真相:诺特兰德是行业搅局者还是创新者?

时间:2025-09-23 17:18:13 来源:财经下午茶 作者:财经下午茶


9.9元的‘保健品’,你敢吃吗?当价格成为唯一卖点,健康是否成了牺牲品?

近年来,诺特兰德凭借‘9.9元维生素’等低价爆款,通过达人分销模式在抖音保健品赛道异军突起,甚至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汤臣倍健挑战者’。但这场低价狂欢的背后,是行业生态的悄然改变,还是消费者健康的潜在风险?

爆款背后的身份迷局:运动食品≠保健品

诺特兰德热销的维生素C片、益生菌固体饮料、蓝莓叶黄素酯等产品,包装上均未标注保健食品‘小蓝帽’标识。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品需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批,明确标注批准文号及保健功能(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而运动营养食品仅需满足普通食品生产标准。

这种身份混淆并非个例。正如消费者误以为西贝是现炒菜品,实则为预制菜一样,诺特兰德也未主动区分产品类别。部分带货达人更以‘国家认证保健品’‘专业医师推荐’等话术误导消费者,将运动营养食品包装成‘平价保健神器’。

低价策略的双刃剑:品控危机与研发短板

低价扩张的代价逐渐显现。2025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通报38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拼多多诺特兰德旗舰店销售的牡蛎锌镁硒片,维生素B1含量既不符合国标,也与标签标示值不符。这并非首次,2024年3月,其母公司济南斯伯特生物科技生产的维生素C+E+烟酰胺微泡球,同样因维生素B1不达标被点名。

薄利多销模式更导致研发投入‘缩水’。2022年诺特兰德销售额达40亿元,但全年研发费用仅17.31万元,不足营收的0.005%。这一数据直接导致其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暴露出‘重营销、轻研发’的商业短板。

行业生态之变:劣币驱逐良币的隐忧

诺特兰德的崛起,正在重塑保健品行业格局。以汤臣倍健为例,这家2012年建成行业首个‘透明工厂’的企业,通过开放生产线、严控原料配方、牵头制定真实世界研究标准等方式,推动行业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而低价竞争者的涌入,可能挤压合规企业的生存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2975.69亿元,同比增长8.58%,预计2025年线上市场将突破1200亿元。其中,25-40岁中青年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兴趣电商渠道增速远超传统货架电商。但行业内部已呈现明显分化:

  • 传统龙头:亟需向电商渠道转型,通过专业化服务(如药店健康管理)和高端化体验(如健康体验店)提升品牌溢价。
  • 新兴品牌:依赖达人分销和流量投放,营销费用占比常超40%,研发投入不足1%,产品品质与宣传承诺存在差距。

行业破局之道:质量、创新与合规的三重平衡

保健品行业的变革,本质是质量与效率的博弈。传统企业需加速数字化升级,抓住电商渠道红利;新兴品牌则需建立质量管控体系,避免‘短视营销’。例如,汤臣倍健通过‘透明工厂’和科学证据链构建信任壁垒,而诺特兰德若持续依赖低价策略,可能透支品牌长期价值。

结语

在保健品行业高速增长的表象下,暗流正在涌动。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锐品牌,唯有在产品质量、渠道创新与合规经营间找到平衡点,方能穿越周期。而对消费者而言,9.9元的‘保健品’或许并非‘性价比之选’,而是需要警惕的健康陷阱。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主决策并承担风险。本文观点不代表财经下午茶立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